戴口罩不再仅仅是华人的选择。


这是陈哲(化名)一周以来的新发现。陈哲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留学,每周外出采购一次生活用品。4月13日的超市里,人们外出的防护措施有明显加强,不少人戴上了口罩,超市地面也贴上了“一米线”。


俄罗斯防疫指挥部4月13日通报称,俄罗斯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一日之内新增2558例,累计增至18328例。

 

防护明显增强,超市地面贴上“一米线”

 

3月16日,俄罗斯全国下发了停课令,但陈哲说,遵照执行的学校并不多,直到3月28日,疫情更加严重,全国才全面进入停工停产停课状态,“原计划持续一周,但疫情没得到控制,现在通知要延续到4月30日。”

 

“除了药店、超市、咖啡馆,大多数门店都关了,我现在每周只出门一次采购生活用品,主要是食物。”陈哲说,她上一次出门是4月6日,附近街区和超市里,戴口罩的人仍是少数,包括与自己同住一栋楼的留学生们。


民众大量采购食品物资,但此前几乎没有人戴口罩。

 

“他们不仅不戴口罩,还喜欢到处玩。”虽然陈哲住的是单人宿舍,但需要与楼内同学共用厨房、卫生间和洗衣间,这是她最担心的,“假如一人感染,真的相当于团灭。”


最近几天,每天都有医护人员来测量体温,但接触过身体的体温计不消毒,这让陈哲有些不安。

 

4月13日中午,陈哲前往超市进行采买。与此前一周相比,超市地面多了彩色的“一米线”,超市员工也戴上了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变化最明显的是街上大多数人戴上了口罩。可能是确实买不到防护口罩了,不少人戴的是棉布口罩,但起码防护意识提高了,不像上个月,基本上只有华人戴口罩。”

 

不少人穿戴防护设备,超市货源充足

 

同在圣彼得堡的姚彬,曾在1月份回国和妻子及刚出生的孩子团聚,但因为刚刚筹备好的中餐火锅店定于3月份开业,犹豫一番之后,还是冒着风险于3月初回到了俄罗斯。


那时俄罗斯疫情并不严重,国际航班只是减少,没有全部停航。

 

姚彬离家时,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但防护用品仍是家庭必备,“出门戴口罩,回家酒精消毒,大家都很重视。”但3月的俄罗斯,街上还很难见到戴着口罩的人,“而且戴了(口罩)的基本上都是华人。”

 

陈哲有相同的感受,今年元旦回国,1月底返回圣彼得堡。离开家乡呼和浩特时,国内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正值上升期,小区封闭管理,街上已见不到不戴口罩的人。但在圣彼得堡,哪怕宿舍楼对面的小区里已经有了疑似病例,也没见任何隔离措施, “小区是开放的,大家生活一如既往,这方面和国内对比差异很大。”


姚彬在圣彼得堡的火锅店,受疫情影响刚开业就无法堂食,他转而选择配送销售。

 

陈哲第一次感受到俄罗斯人对疫情的重视,是在3月中旬,学校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货架上的食物几乎被抢空,“尤其米、面、粮、油等基本物资,大家明显开始囤货了。”但这样的情况只出现过一次,现在哪怕只是宿舍楼下的小超市,补货也很快。

 

1月底刚到俄罗斯时,正值国内防护物资短缺,陈哲当时采购了200只口罩准备寄回家,但由于物流停运搁置。一个多月前,俄罗斯的口罩也被抢空,这些“囤货”反而派上了用场,“返校时,我担心家人安全。现在,全家人都在牵挂着我。”

 

路上风险大,留学生打算暂不回国

 

3月24日,俄罗斯确诊新冠感染者为495人。但到了昨日(4月13日),这一数字翻了37倍。

 

公开报道显示,3月30日开始俄罗斯暂时关闭所有边境口岸,以防止疫情在俄境内大规模蔓延。普京4月1日签署了有关俄政府有权在全国实施紧急状态的联邦法律。


4月11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政府在目前的防疫措施基础上决定增加外出通行证等防疫补充措施。此前,莫斯科市政府还决定,全市停止共享汽车服务。


尽管政府在3月份就建议,尽量避免外出,但姚彬表示,“仍有很多人不戴口罩自由活动。”好在戴口罩的华人没在圣彼得堡感受到异样,姚彬从手机上见过其他国家华人因戴口罩被侮辱的消息,“在俄罗斯没有发生过。”

 

考虑到许多外贸生意无法继续,加上认为回国相对安全,姚彬身边不少朋友都有回国计划,“但机票只有5月1日以后的,有人下手早,买到了4月份的机票,但航班都取消了。”

 

陈哲身边也有同学动过回家的念头,但因买不到机票而作罢。陈哲认为,“家人不在身边,多少还是有些不安,但这时候真有机会回国,路上感染的风险也很大,还是安心待着好。”

 

现在,陈哲每天都会和妈妈微信视频,哪怕只有几分钟,母女俩互报平安,这一天才能踏实。在和妈妈的视频里,她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担心,“我有口罩,我也不乱跑,每天都自己做饭,按时上网课,生活一切正常。”

 

姚彬没有回国计划,和很多商家一样,他得坚持下去, “疫情是全球的事,没有一个国家和个人可以置身事外。”


餐馆不能堂食营业,姚彬搞起外卖配送,川味串串香让周围不少华人在居家隔离时也能解馋。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编辑 白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