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为)7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9场新闻发布会。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介绍了该院主动参与社会防控的情况。据他介绍,该院4月30日新建了180平方米的核酸检测实验室,每日检测能力达到5000个样本。同时,先后派出近500人的核酸检测采样队伍支援相关医院,深入高校、社区、街乡进行核酸检测,截至7月11日,共完成核酸检测7万人次,其中高校2.1万人次,社区4.9万人次。

 

董家鸿介绍,疫情发生后,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第一时间组建并启动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医师协会远程医疗队,组织开展多学科远程会诊,向疫情严重地区捐赠自测评估系统、社区疫情智能防控系统、智能分诊系统、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移动生理体征监测系统、远程集成协同医疗平台、隔离病房消毒机器人共7项智慧医疗技术产品,在个人防护、社区管控、医院救治、远程医疗、康复照护五个环节为疫情防控提供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深入12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1家方舱医院和1处隔离点进行调研,紧急研发用于出院后随访监测的新冠肺炎康复患者智能护航系统。

 

同时,清华长庚医院联合清华大学自主研发并上线了“预检+安检”全自动系统,患者无需任何接触,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完成预检分诊和安检工作全过程,既实现了患者无接触登记入院,又保障了医院就诊秩序和医务人员安全。

 

“在运用好现代技术的同时,通过线上方式多次召开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医学教育研讨会,医院检验科和复旦检验队员的技术骨干进行学术交流,通过实践论证和学术交流,有效提高了医院专业能力和实验诊断水平。”董家鸿说。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