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大巴,抵达“2015”的路口。年序陈谢,气象维新,而欢颜笑语,本也可打照在人们心间,弥散于每个角落,如果没有这场不期而至的劫难。

  2014年12月31日晚23:30许,上海外滩,踩踏。当这特殊的节点、地点和悲剧拧在一起,注定会让时间凝固,将一个透着“悲伤”底色的情节存档在公共记忆。结果就是,35死48伤,而伤者多是年轻的大学生。

  罹难者和伤者原本跟你我一样,揣着心愿、满是亢奋,倒计着时间准备跨年,也迎接着“新年快乐”的祝福。如果没有这场踩踏,他们或许能跟亲眷缱绻,跟朋友共欢,天涯共此时。可有时,世间最悲伤的两个字就是“如果”。悲剧未必会妥协于我们的期许:所以这场灾难,冻结了欢愉,也分离了生死,让太多人无法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也让太多人堕入悲恸的次元。

  最难受的,是没来得及好好说“再见”的诀别。对那些为纳新而欢庆,却没能跨进2015门槛的同胞,我们哽咽于喉,唯有将物伤其类的痛楚,化作微博悼念、微信刷屏默哀的痛切仪式。再多言语,都只能说一声:逝者安息。

  逝者安息。

  可慰藉逝者,本不该只有这苍白的四个字,抑或是“生命脆弱”的感喟。有些被重复了无数次的常识,依旧值得温故:灾难从来都是“偶然”之中蕴含“必然”;每次灾难,都是检视问题的机会,都是对“亡羊补牢”的催逼……而对于上海外滩这起踩踏事故而言,从悲剧里提炼教训,也亟须回到经验化的反思基点。

  对这次踩踏事故的成因,有人归结于个别人“撒美金”;有人说是某些人趁势哄抢……而在事故调查结果没浮出前,这不好妄断。但踩踏起于涟漪式扩散的混乱,这是常识;从过往经验看,它多发于世俗和宗教节日、体育比赛、音乐会、逃难等场合,这也是常识。

  源于此,对作为治理主体的政府而言,它理应担起避免踩踏事件的主责:须在可预期的人流密集地点制定拥挤预案,如新年夜的外滩人流可能从哪里来,预计有多少人,如何评估现场人数,一旦现场人流超过预估容量如何分流、疏散人群等,都该形成内含前瞻性的风险把控方案。就算前期工作做得不够,在现场的秩序维护和应急预警,也不该缺位。这些确实技术含量不低,可兹事体大,政府理应将其纳入公共治理计划台账中。

  很遗憾,就媒体呈现、目击者反馈的信息看,涉事部门并没做好。在踩踏事件发生前后,安防应对一直滞后。它离履责到位,还有N步之遥。

  我们不知道,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能否催生出防踩踏机制化设计;但却知道,防踩踏的技术活背后连着人心:据报道,在沙特等国家,政府为防朝圣时的人群踩踏,就为麦加引入科技化的踩踏预防体系:基于视频监控,进行实时提醒和预警。而在英国,桑德兰踩踏案也催生出“公共娱乐场所必须安装安全逃生门”的规定,此门会有压力感知系统和自动把控。我们“亡羊”也不止一次两次了,能彻底“补牢”吗?

  值得一说的,还有避免钻到人窝里去的理性。人毕竟不是椋鸟,没进化出有效组织大规模人群有序运动的能力。当人群聚集,并被街道、房屋、楼梯、栏杆压缩,危险就出现了。原本有序移动的人群,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诱因而瞬间崩溃,这诱因可能是一只断掉的鞋、地面上的一块石头甚至一句话。而我们,或许该懂得规避拥挤的人潮。

  在踩踏事故中,遇难者未必是死于踩踏,其死因更多的是挤压性窒息——人的胸腔被挤压的没有空间扩张。

  悲剧酿成,它给新年添了太多的黯淡,也消释了热闹的节庆氛围。但愿这份被冲淡的舆论气候们,裹着些反思;也但愿一次悲剧,能提升对踩踏防范的观念水位与制度屏障。悲剧发生之后,更应该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追责。

  这是新年,也是冬天。我们在一场悲剧中迎接了新一年的到来,惟愿死者安息,生者清醒。

  新京报评论员 佘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