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亚兹德清真寺。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新年之际,伊朗多地的抗议活动已经持续数日。据新华社德黑兰12月31日报道,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31日援引伊朗内政部长法兹利的话说,伊朗多地近日发生示威游行。

  此次大范围的抗议波及多个伊朗城市,包括马什哈德、拉什特、库姆、加兹温和首都德黑兰等城市。波及范围广泛,参与人数众多,示威者多次与防暴警察冲突,吸引了全球舆论的关注。

  至于抗议的原因,众说纷纭。

  伊朗官方将此次大范围的抗议活动与“美国干涉”联系起来,认为特朗普政府在外部“鼓动”,是抗议得以发起的重要原因;一些伊朗保守派则认为,这是针对总统鲁哈尼主导的经济政策,要求鲁哈尼在财政政策上改弦更张;而一些西方媒体则认为,伊朗保守派才是这次大规模抗议活动的“幕后黑手”,其目的在于向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施压,最终迫使现任总统鲁哈尼辞职。

  对于此次抗议活动的不同解读,也反映出伊朗国内当前政治和社会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从汇总的信息整体来看,此次抗议活动其实更像是伊朗国内民众,对于伊朗政府和体制不满情绪的一次“大爆发”。

  宗教

  此次抗议浪潮于2017年12月28日,首先爆发在伊朗第二大城市、什叶派圣城马什哈德。作为宗教圣地,马什哈德一直是伊朗保守派的重要大本营。2017年伊朗总统选举中,与温和派代表人鲁哈尼争夺总统席位的伊布拉欣·莱西,就来自于马什哈德。

  而此次马什哈德大规模抗议的爆发,正巧也是在伊朗宣布将取消女性“强制佩戴头巾”的法令之后。很多在马什哈德的抗议民众喊出了“鲁哈尼下台”的口号,显示出对于鲁哈尼政府的不满。

  

  ▲伊朗总统鲁哈尼。图片来自新华社

  经济

  除了宗教因素之外,经济因素恐怕也是促成此次大规模抗议的重要原因。

  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到上世纪90年代,伊朗国内通胀率为17.8%;在拉夫桑贾尼执政时期(1989-1997)和哈塔米执政时期(1997-2005),通胀率分别高达25%和16%;而在前总统内贾德执政时期(2005-2013),伊朗通胀率一度高达30%。当鲁哈尼在2013年上任总统之时,伊朗的通胀率已经到了34.7%的“高度”。

  近两年,伊朗的高通胀率虽然有所回落,但依然居高不下,这种持续性的高通胀,恐怕触及了民众的忍耐底线。

  此外,伊朗的失业率也居高不下,伊朗青年人尤其是很多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石油行业、政府机构和学校等领域的招聘,仍然存在任人唯亲和黑箱操作;伊朗物价仍然快速增长,民众生活成本增加……2017年12月10日,鲁哈尼向议会提交的财政预算中,大幅削减了针对贫困民众的经济救助,进一步引发了下层民众对于鲁哈尼的强烈不满。

  军事

  除了针对鲁哈尼政策的不满之外,也有抗议民众喊出了反对“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口号。作为伊朗国内重要的政治军事力量,“伊斯兰革命卫队”被视为海湾乃至中东地区重要的“操盘手”,在伊拉克、叙利亚、也门、利比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一直施加着重要的影响,是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和其他极端组织和恐怖组织的重要团体。

  但是“战功赫赫”的背后,是军事行动所耗费的巨大经济资源。

  “伊斯兰革命卫队”不仅直接出兵作战,还向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也门、黎巴嫩乃至巴勒斯坦的一些什叶派和亲伊朗的武装组织提供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这对于并不富裕的伊朗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此,很多抗议民众打出了“停止海外援助”“想想我们”的口号,以此来表达对于“革命卫队”在海外用兵的不满。

  此次伊朗抗议浪潮的起因错综复杂,参与的民众有着不同的动机,但是其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表达对伊朗政府腐败或不作为的不满。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地缘政治博弈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好改革发展与伊朗独特的“教法官监国”体制的关系,将是考验伊朗政治精英的重要难题。

  文 | 王晋(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