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目前,一些城市正在召开的“两会”开始发布自己的2017“年报”,其中的GDP数据成为了城市之间PK的最重要指标。

  随着无锡和长沙分别宣布各自城市的GDP为10500亿元和10200亿元,自此中国的万亿城市俱乐部成员增至14个。

  而在2011年就进入万亿俱乐部的苏州近日也发布《2017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

  从居民生活水平来看,苏州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50元,比上年增长8.1%。

  虽然没有完成冲击2万亿的目标,但随着上周天津滨海新区“挤水分”将2016年GDP从10002.31亿调整为6654亿、缩水近3成之后,苏州2017年GDP总量超越天津或是大概率事件。

  而在2016年,苏州的GDP就高达15400亿元,位列江苏城市第一,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七。

  

▲华尔街见闻整理的2016年中国部分城市GDP数据,中国顶级城市的经济体量已能和一些国家平起平坐。苏州GDP总量在2016年排名全国第七。

  从人均GDP来看,2016年,苏州的人均GDP为14.5万元,仅次于深圳,位列全国第二。

  应当说,不管是从城市GDP、人均GDP还是居民收入来看,苏州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排在全国前列,在很多方面已经具备一线城市的实力。

  但现实是,很多人对苏州经济强市的地位感知并不强烈,苏州还缺少与准一线城市相匹配的强大影响力。

  问题出在哪里?

  诉诸资料与经济学分析, 我认为苏州经济存在感不强,有以下理由:

  苏州的内部经济整合性较差

  苏州并不是一座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它更像由一个主城区和几个下辖城市组成的一个比较松散的城市群。其四个下辖市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都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但它们与苏州主城区的经济整合程度却不高。

  相比于主城区,这些下辖城市与上海、南京等周边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甚至更为紧密。即使是主城区之一的吴江区,也是2012年刚刚并入苏州的,与主城区的其他部分还是相对独立的。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这种较低的经济整合程度,让苏州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难以拿出一张统一的经济名片。而如果不考虑下辖市,只考虑主城区,那么苏州的GDP就只有八千亿左右。

  如果再刨去吴江区,那么剩余区域的GDP就只有六千多亿,这样的经济体量在富庶的长三角地区是很难形成影响力的。

  相比之下,与苏州并称“天堂”的杭州,在经济整合程度上就要好得多。

  虽然在历史上,现在的杭州版图也是由杭州主城区和几个下辖市一起组成的。但经过多年的发展,杭州已成功地将这些下辖市并入主城区,并成功地实现了经济上的一体化。

  正是这种一体化,让“新杭州”能够在全国以统一形象示人。加上几个大互联网公司的影响力加持,虽然杭州在GDP上不如苏州,但是给外人的感觉却有着更重的经济分量。

  经济过于依赖第二产业难摆脱“大上海”阴影

  苏州距离上海只有84公里,高铁车程只有半个小时。与一线城市上海在地理上的接近,让苏州享受到了很多的“外溢作用”。

  但与此同时,却也让苏州很难摆脱“大上海”的阴影。

  事实上,很多企业都选择将总部设在上海,而把厂房设在苏州。这样,这些企业虽然在苏州产生了大量的产值,但它们至多只能算是企业“身体”运作的后果,而企业的“大脑”依然在上海。

  体现在产业结构上也是如此。杭州和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都超过50%,苏州为47.2%,过于依赖第二产业。其知名的新加坡工业园区承载的也是第二产业。

  

▲苏州工业园官网截图

  尤其是现在是经济转型期,长三角大量的制造业将会向中西部转移,那里有更低廉的物价以及人力成本,苏州正在丧失其优势。

  这从苏州与杭州、南京的经济增长潜力也可找到端倪。2016年,苏州GDP总量虽排全国第七,但7.5%的增长率落后于杭州的10%,也落后于8%的南京,全国范围内只能算中等。

  苏州缺乏机场等基础设施,对外交通联系较差

  城市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与外界的经济联系状况。体现联系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交通状况。

  目前,全国很多城市,甚至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为了发展交通,都修了机场。而作为经济强市的苏州则到现在还没有自己的机场。

  尽管由于周边的上海、无锡等地都有了机场,因此机场的缺失并不会对苏州的对外交通构成太多的实际障碍。但是,缺席航班目的地列表却着实让苏州坐失了对外宣传的机会。

  在品牌营销的时代,宣传需要的是无孔不入,苏州在全国交通版图上的劣势,也让其丧失了很多宣传机会。

  这种安排之下,即使苏州能有更高的GDP,其在经济上的话语权也很难提升。

  不过,话说回来,城市存在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要让生活更美好,只要一座城市能让人感到幸福、感到满足,这就够了。

  文 | 陈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