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现在看来,一些城市“禁—限—禁”的历程,也不是无谓的“折腾”,而是一个公共决策凝聚共识的过程。

  这个春节,北京未闻鞭炮声。身处北京城区,从除夕到现在,没有听到一声鞭炮响。天空晴朗湛蓝,空气中没了硝烟味儿,一派清朗的新春景象。

  官方公布的数据也佐证了市民的感受:除夕当天,北京全市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伤7人,同比下降42%,火情12起,同比下降52%。五环路内“零伤情”“零火情”,五环路外燃放烟花爆竹明显减少。在与上年相似的大气扩散条件下,北京PM2.5浓度显著降低,PM2.5平均浓度为201微克/立方米,上年为426微克/立方米,降幅52.8%。

  这自然与“限改禁”政策规定有关。今年春节是新修订的《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的第一个春节,也就是所谓“限改禁”的第一年。因为有明确的规定和提示,整个市区也找不到一家烟花爆竹销售点,燃放鞭炮的自然少了。

  不过,与鞭炮声一起逐渐消失的,还有关于大城市是否应该禁放的争议。很多人应该记得,就在前几年,这还是一个每到春节都争论不休的公共话题。像北京等大城市,还经历了由禁放到限放再到禁放的反复,讨论涉及公共治理、立法执法、文化传承等各个层面。

  实际上,围绕禁放鞭炮的争议近两年已经少了很多,大家似乎逐渐接受了没有炮火硝烟的春节,严格限制或者“禁放派”渐成主流。这不是完全行政强制的结果,而是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和践行。

  而且,关于禁止或者限制燃放鞭炮,公众关注的焦点也在不断变化:之前是出于安全、浪费、扰民等考虑,后来则集中到日益受重视的空气污染和雾霾问题。现在看来,一些城市“禁—限—禁”的历程,也不是无谓的“折腾”,而是一个公共决策凝聚共识的过程。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确实历史悠久,但习俗也时刻在嬗变,也要适应时代要求。鞭炮的起源,与迷信和科学不昌有关,与传统的农业社会相适应。在空旷古远的乡村,过年燃放一挂鞭炮,驱赶传说中的“年兽”,寓意平安喜乐,对于营造节日气氛十分重要;但在密集居住、社区化的现代城市,燃放烟花爆竹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会带来安全、扰民问题,以及心肺之患的雾霾。民意的天平,也在向少放或不放一边倾斜。支持燃放的最后两条理由,捍卫传统和尊重民意,也越来越失去群众基础。

  近年来,北京的烟花爆竹销量和燃放量均已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数据显示,2017年春节期间,全市烟花爆竹销售量较2013年下降了68.9%。

  其实从古至今,过节的习俗一直在变,不变的是节日的核心价值。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核心价值,是团圆和祈福,在现代社会,又被注入了关怀社会、凝聚共识、公众狂欢等新内涵。很多起源于农耕时代的节俗,其实一直都在新陈代谢:桃符换成了春联,社戏变成了联欢,红包和送福,也变成了手机红包和集五福。春节燃放鞭炮,对节日核心价值没什么增益,还可能乐极生悲,给节日添堵,也该移风易俗了。

  当然,既然是习俗,就不可能一朝一夕改变,只不过,现代科技和城市生活方式,加速了这个过程。移风易俗,最终要靠公众的自觉和文明水平的提升,但政府部门的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也有示范引导之效。良好风俗和善政善治,是可以互相促进的。不知不觉间,我们见证了过年放鞭炮这一习俗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