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对中国电影人来说,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将来才能在“黄金档”有更大的收获。

  狗年春节,人们都期盼能够旺起来,率先实现“开门红”的无疑是电影业。2月16日,对中国电影来说,又是一次打破世界纪录的日子。世界单日票房产出的最高值曾出现在1.37亿美元,折算人民币为8.69亿元。而狗年大年初一,截至24时,单日电影票房已经突破13亿元,把世界纪录远远甩在后边。

  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除了《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西游记女儿国》和《红海行动》这“四大金刚”外,还有《熊出没·变形记》《祖宗十九代》,这些电影从片名就能看出满满的贺岁味道。据说参与角逐春节档电影市场的影视公司超过80家,这是一场有备而来的角逐,最终受益的是观众。

  值得注意的是,《捉妖记2》和《唐人街探案2》都是续集,其实,电影拍续集要面临相当严峻的挑战。系列电影的制作,尤其要考验电影编剧的能力。《红海行动》则提供了另一种春节档类型:爱国主义和军事题材电影。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战狼2》效应,其实这种“效应”的背后,也反映了观众真实的需求:我们需要真正的英雄主义正剧,在这方面,国产电影仍然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众多电影春节集中上映,说明制作方已经瞄准了春节这一特殊档期。春节欢快祥和的气氛,渴望出现高质量的喜剧,观众已把观影看成是过节的一部分。今年还出现了一种新变化:除夕和初一两天的电影票,很多都提前预订,观众直奔目标而来,而不仅仅是去影院消耗掉2个小时。

  春节电影票房节节高,另一方面原因也在于,近年来,全国电影院线纷纷向中小城镇下沉,即使在更小的镇上,新的数字影院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填补着当地的空白——童年中的县城电影院又回来了。越来越多的小镇青年走进电影院,欣赏当下热映的新片,极大地扩展了观众群体的数量。

  而春节期间,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小城镇,更多的是年轻人带着一家老小齐观影,更给春节期间的票房贡献了很多“新势力”。

  春节观影也是春节本身发生变化的一个侧面。它是一个“传统佳节”,但是也越来越变成一个消费性的节日。很多商家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春节当天也照常营业。和别的节日不同的地方在于,春节作为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本就相当浓厚,人们对文化和娱乐方面的消费愿望也更为迫切。

  可以想见,未来的春节档更值得期待,狗年的“旺”只是一个开始。对中国电影人来说,总算有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档期”,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将来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张丰(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