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胡鞍钢是否还能继续执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清华大学自有判断,但人文社科领域浮夸风式的学术研究方法,值得警惕。

  近日,清华大学部分校友呼吁,要求清华大学免除该校胡鞍钢教授所担任的国情研究院院长及教授职务。

  我仔细研读这份刷屏的呼吁书,有两点感受:

  第一,清华校友要求清华大学处理该教授的具体要求或可讨论。清华大学作为一所高校,当然有自主聘请校内院所负责人及评聘职称的权力,相信清华大学校友的呼吁不会干扰清华大学自主决策。

  第二,清华大学校友对胡鞍钢教授有关学术报告的批评,值得认真对待。

  胡鞍钢教授提出“中国综合国力已超出美国”的那份学术报告流传很广,影响很大。但是,这些观点不但与我国政府公布的权威数据相去甚远,也有违在中国生活的普通人的基本观感与常识。那么,这样的研究是否科学?这是值得追问的。

  我们应当尊重学术研究的自由,但学术研究的结果如果违反常识,公众就有必要怀疑:是问题出在团队学术水平不高、研究能力不足,还是刻意哗众取宠?

  清华大学是我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是我国国情研究的重要机构,一份报告引发如此之大的争议,不是小问题。而如果问题出在研究刻意哗众取宠,那是比抄袭论文更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造假何异?

  胡鞍钢学术水平如何,是否还能继续执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清华大学自有其判断,相信清华也能做出公允的处理。而此事所折射的问题,或许不仅仅在于具体的人事任免,而是由此所反映出的学风问题,更令人值得忧虑。

  高校是一个社会的头脑,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公共言论不仅影响着学生,也直接影响着社会舆论,乃至政府决策。因此,这两年,政府有关部门督促高校严惩学术不端,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但是,如果把学术不端仅仅理解为论文抄袭造假,那就把问题简单化了。更严重的学术不端,是违反基本的学术诚信,研究过程中在研究模型设计、样本选取等环节上做手脚,以得出自己需要的结论。

  这种做法,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容易被发现,但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这样的现象并非罕见,这种浮夸风式的学术研究方法,值得警惕。

  要知道,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唯有诚实的、遵循基本学术规范的研究方能达到这一目的。公立大学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若是刻意哗众取宠,迎合一段时期的社会情绪,不仅败坏学风,也对社会风气形成一个不良的示范。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因此,高校对扭曲的学风问题不应该听之任之,该及时回应、矫正可能存在的学风问题,让学术研究回到客观规律上来。对浮夸学风,高校也应该坚决说不。

  □文/王天定(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