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论坛

  

  文明和礼让、秩序和规则,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昨天是“世界无车日”。去年4月,北京市启动“礼在北京让出文明——市民爱心斑马线专项行动”,到现在,近一年半时间过去,新京报记者回访发现,通过多方引导,路口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斜穿逆行的数量明显减少;大多数机动车驾驶员都能在斑马线上自觉做到礼让行人,特别是公交车礼让情况较好。

  这无疑熨帖人心:去年礼让斑马线活动刚启动时,据调查,不少交通参与者文明礼让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而一年半后的今天,情况已大大改观,“中国式过马路”几乎绝迹。

  此前有媒体报道,2017年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在严抓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现象过程中,查处这类违法行为同比上升3.4倍,因此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8%9.3%。可见严格交通执法就该动真格、来实的——对于恶意闯红灯、强行抢行者,就该用依法严惩来督促他们明红线、守底线。

  规则意识的养成,还有赖于人与人之间互相劝导、阻止与疏解。这种引导的关键,在于以广泛的公众参与,扩大社会影响,蔚成社会风气。北京倡导的礼让斑马线行动,民意基础正在于此。从启动试点活动时的46个路口路段,到今年扩展到100个,该行动已深入人心,并已成城市交通治理的日常,越来越多的民众也参与其间。

  该行动还撬动更多社会资源。以外卖小哥为例,随着治理深入,已有企业上线智能调度系统,能及时预警送餐员的危险骑行方式,这对交通秩序自然大有裨益。

  说到底,文明和礼让、秩序和规则,不会从天而降,而必须经由专门训练、制度规范,才有可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今,北京的礼让斑马线行动已取得良好效果,接下来,仍需社会各方抱以热忱、合力参与,于恒心中显决心,最终牵引城市交通秩序持续提升,也带动市民文明素质和法治意识再上新台阶。

  □胡印斌(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