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8年10月8日,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公布。图/视觉中国

  2018年10月8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奖人选公布,奖项为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分享。原因是他们两人分别在气候变化、创新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

  两人共同特质:关心时事和数学

  威廉•诺德豪斯教授在中国名气很大,学过经济学课程的很多学生知道他,因为萨缪尔森新版《经济学》教科书的第二作者就是他,这本书在大学里流传甚广,其最新中文版是第19版。遗憾的是,诺德豪斯教授英文著作很多,但基本没有译成中文。

  保罗•罗默教授的经济理论——罗默模型,也是非常著名的。但他的学术成果主要是几篇学术论文,基本没有大部头的著作,且核心理论贡献是他的博士论文。和很多大学者著作等身相比,其特色很明显。这对重视新论文和新著作发表和出版数量的中国来说,确实很“特别”。

  这两位经济学家的共同特点是:数学都很好,还关心时事。罗默要求他的学生每天都阅读华尔街日报,至少阅读第一版摘要。

  这有点像我的美国老师——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教授和他的丈夫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教授,订阅了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白天在办公楼的厨房里放着,供学生们和同事们阅读,晚上下班带回家自己看。他们认为,研究经济学,不仅要关注文献,还要对新发生的事情保持直觉和敏感性。

  他们也都喜欢数学,但对滥用数学依然保持警惕。非数学的方法,经济学也要重视,这不妨碍他们很好地用数学。实际上,会用数学方法,往往是得诺奖的重要影响因子。

  

▲保罗·罗默(Paul M.Romer)于1955年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

  ▲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1941年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

  两人理论贡献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完成了

  保罗•罗默因为罗默模型而著名,该模型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这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的改进。

  因为该经济增长模型非常有名,对很多发展中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很多人都预料他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所在的大学在过去曾经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宣布前三天,就将把他得奖的消息放在网站上。结果却成了乌龙,令他很不高兴。以至于这次获奖后,他都没有接获奖通知电话。

  威廉•诺德豪斯的经济学贡献比较丰富,所以许多人对他的关注不像对保罗•罗默教授那样主要关注其经济增长模型,而他和萨缪尔森合著的经济学教科书影响又太大,他其他的经济学贡献反而在此光环下被遮蔽。

  但其研究领域比较广泛,成果也非常重要。有研究气候变化经济学的人七八年前就已经在中文期刊上发表文章,介绍他的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贡献,且文章标题就称他是最有可能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之一。

  诺德豪斯和罗默此次双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诺贝尔奖通常会有“延时性”。而他们的理论贡献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完成了,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了40多年的历史。这说明,经济学理论从象牙塔的专业秩序里走向市场,走向社会,走向政府,产生巨大影响,然后修成正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所承认,大致需要一个周期三四十年的历史。

  这也说明,中国经济学家要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理论贡献不仅在学术界获得持续的关注,还要在现实中对经济增长产生世界性影响,经过长时间检验。

  而在这个过程中,仅仅靠经济学家的努力仍不够,这还需要经济学专业秩序自身从封闭的行政秩序走向开放的公共秩序。现在像过去生产队那样计算当年产出数量的行政化的封闭评价体系,只会扼杀年轻学者的理论创新的动力。

  真正的经济学家,是有理论创新价值的经济学家,是对真实世界有持续影响的经济学家,而不是当年度、三年度、五年度一次评估的论文和著作生产机器。其理论创新应具有自身价值,而不仅仅体现在发表在什么杂志上,有多少数量的论文和著作,是不是新发表的。

  只有专业上的公共秩序,才能让经济学家保持本心,不因短期的功利追求而牺牲理论创新的长期价值。只有这样,中国经济学家才能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水准更近。

  □毛寿龙(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