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古涵今

  金庸是个体的天才,而斯坦·李被人怀念,则是因为漫威的体系成熟。

  漫威之父斯坦·李去世,国内媒体第一时间联想到的类比是金庸。比如说,金庸创造了江湖,斯坦·李创造了英雄等等。

  说这话的人,我相信多半是既不懂金庸也不懂漫威。只是因为“漫威之父”的头衔和他的高龄,而凭空将死者诗意化。

  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漫威宇宙,绝不是某个人创作的结果,即便这个人是斯坦·李。

  从时间线上看,在斯坦·李加入漫威前,美国队长已经随着二战横空出世,而在其加入后,作为编辑,他与漫画家一起参与创造出了神奇四侠、绿巨人、蜘蛛侠等经典形象。

  到了后来,斯坦·李陆续成了漫威的总编辑、发行人和董事长,在这期间,漫威迎来了所谓的超级英雄白银年代,一系列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超级英雄陆续出现。但自1972年开始,他就已经事实上离开了漫威。今天非要把集体创作的功劳全部归于一人,这是对死者和生者的不尊敬。

  更重要的是,这种尴尬的对比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

  金庸的底色是经典意义的作家与文人,是一己之力创作经典武侠畅销书,而斯坦·李,是美国流行文化工业的产物与推动者。

  前者是天才创作,依赖的是作家个人的经验与天赋,因而,一般也会成为遥远的供桌和绝唱。而漫威和美国漫画、好莱坞工业一起,打造了一个将个人与集体创造力融合的生产体系,并设计了一整套机制确保质量稳定永不过时。

  金庸是个体的天才,还要与无数滥用IP、垃圾改编作抗衡,才能让自己的作品不至于彻底沦落。而斯坦·李则是在创造一个宇宙之后,舒舒服服躺在这一宇宙里,享受整个工业体系所提供的成就感和声望。

  漫威变成了漫画和电影工业的奇迹,斯坦·李才能成为电影宇宙中提供惊喜和怀念的彩蛋。否则,从80年代至今,大众文化潮来潮涌,斯坦·李早就该成了漫画历史上的短暂一瞬。

  斯坦·李的最大贡献其实是两个,一个是作为早期参与者为漫威打下了一个日后看来极为重要的基础。他凭空创造一个宇宙,并将不同的超级英雄放入宇宙的不同坐标轴之中,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继而,制造了一个存在无限可能的IP宇宙。

  而另一个则是确立了从始至终的创作原则。他曾在漫威杂志的专栏中提及,“一个故事如果没有要表达的东西,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事实上,即使是最逃避现实的文学作品,也总有自己的道德和哲学观”。

  建立在现实主义之上的想象力,才是漫威系列的终极奥秘。金庸的创作精神,在这里与漫威达到了共鸣:郭靖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不断闯祸的蜘蛛侠则在青春期的痛苦中领悟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而斯坦·李和漫威宇宙却依赖文化工业体系得到了永生。他最幸福的事,应当是在有生之年,看到了自己的方法论与商业体系完美融合,并在逼仄的现实空间里,为全人类提供了可供怀想的宇宙空间。

  □胡涵(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