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家网点遍布广州的餐饮网红店,此前被离职高管爆料用变质猪肉和发霉大米配餐,每天卖出快餐上万份,送餐对象不仅有企业职工,还有学生和孤寡老人。经职能部门检查发现,该网红店在黄埔区经营点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被抽检的冷冻猪手粒中含有二代“瘦肉精”。《广州日报》日前报道的一起问题食品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外卖”和“网红食品”,如今可以称得上是食品安全领域问题的“多发地段”,在这起新闻事件中二者则“汇合”了。

毋庸置疑,网红食品店依托视频平台、社交网站等此类点对点传播平台的巨大传播力,几乎是一夜间,就能俘获万千粉丝。民众去网红食品店消费,看中的不仅是食品本身,更是其所代表的人气和时尚。

但是,影响越大,消费群体越大,代表着一旦监管乏力,食品安全卫生存在的问题就越大,而一旦事发,对民众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更是不容小觑。

网点遍布广州的这家餐饮网红店,每日配餐就可达上万份,就暴露出当地监管的若干问题。

比如,这家店的生意如此红火,其开发的“团餐配送”模式却“锁定近郊人流集中区”,瞄准“学生和孤寡老人”、“避开CBD”。当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所面向的消费群体,将目标客户固定在企业职工、学生和孤寡老人这类消费水平较低的群体身上,本无可厚非。但结合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这家网红店在单纯的经营策略之外,很难摆脱避开监管密集覆盖区域的嫌疑,而实际情况也告诉我们,他们这种钻制度漏洞的“花招”在短期内也确实得逞了。

又比如,涉事网红店有的经营网点都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这背后或许是监管的“网漏吞舟”;而这家网红餐饮店“栽”在离职高管的爆料上,这也留下了疑问——如果不是知情者爆料,其乱象还能藏多久?

这些乱象都提醒我们,网红店不会因为网红就会守法,而网红店销量大,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也大。所以,有关部门宜对网红食品店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监管。

为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有关部门在常态化排查和不定时抽查等监督手段外,不妨探索监管新形式。比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点评网站消费者的评论进行甄别、判断,一旦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

网红食品有百种面目,但那些问题食品暴露出来的问题却往往指向一处。只有通过更精准、更有针对性的监管,并辅以强有效的处罚力度,让问题商家付出高昂的违法成本,才能管住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网红食品店,彻底保卫我们“舌尖上的安全”。

□梅堂(媒体人)

编辑 陈静  校对 郭利琴

协作编辑:杨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