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2日,特雷莎·梅(中)在不信任投票后返回首相府。  图/新华社

12月12日晚,英国保守党举行了针对党领袖特雷莎·梅的不信任投票,317名保守党议员中,200名支持,117名反对。梅再次涉险过关,保住了首相之位。她也许没想到,正是两天前推迟议会表决的决定,成为引发此次“政变”的导火索。

“遭遇战”

12月11日,梅首相一天之内“旋风式”访问了荷兰、德国、欧盟机构三地,忙着与欧盟各方商量挽救其“濒死”的脱欧协议。

当晚伦敦就传出消息,保守党“1922委员会”主席布雷迪已经收到至少48封保守党议员信件,要求发起对梅首相的不信任投票。根据规则,只要超过保守党议员的15%,相关程序便可触发。

在背后“捅刀子”的主要是保守党强硬脱欧派,以“欧洲研究组织”为代表,大概100名左右,约占保守党议员三分之一,其内部对脱欧到底怎样“硬”也持不同看法。在11月梅首相公布脱欧协议草案时,“欧洲研究组织”便蠢蠢欲动,四处联络,但最终未能凑齐48人,无法启动“罢免”程序,只得伺机而动。

梅首相眼见脱欧协议通过无望,临时推迟原定11日举行的议会表决。此举引起巨大争议,梅的支持率也随之大幅下挫。

▲ 12月10日,英国伦敦,反对“脱欧”协议的民众在议会大厦外示威。  图/新华社

有人认为,梅政府上周日还言之凿凿“议会表决将百分之百按时举行”,周一便变卦,在如此重大决策上形同儿戏,让人加剧对梅首相能否完成脱欧的质疑。

也有人认为,梅首相太看重脱欧协议,将表决时间推迟到欧盟冬季峰会之后,会使双方回旋余地更小,这是把个人仕途置于国家利益之上。部分保守党议员本就犹豫不决,经此激怒,毅然加入“政变”,打响了对梅“遭遇战”。

“闪电战”

这是梅成为首相后遭遇的最大执政危机。危机之下,梅首相展现出“铁娘子”风范。她不仅坚强迎战,还立足于速战速决。梅要求12日当晚便投票表决,尽快公布结果。因为13日欧盟便将召开冬季峰会,这是梅与欧盟各方就脱欧协议讨价还价的最关键时刻。如梅届时还陷在“不信任投票”麻烦中,不可能具备谈判的权威,只会错失良机。

12日一大早,梅便站在唐宁街上,迎着瑟瑟寒风,发表了“战斗檄文”。她誓言将“毕其功于一役”,因为此时“换帅”将使英国处于危险之中,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浪费更多时间,制造更多分裂”。

梅的政治盟友也开始对“政变者”口诛笔伐,声称只有“极端分子”“搞破坏的白痴”才能做出这般“危害国家的蠢事”。梅的内阁大臣们也纷纷公开挺梅,在投票开始之前已有173名保守党议员表态支持梅。梅似乎早早锁定了胜局。

“拉锯战”

但梅首相的胜利只是“皮洛斯式胜利”,其付出了沉重代价。117票反对,让民众更清楚地看到保守党内激烈的争斗以及硬脱欧派对梅深深的敌意。

梅为了过关,还承诺在脱欧后将辞职,不再参加下次大选,算是给党内觊觎相位的竞争对手吃下“定心丸”。

有议员称,在投票过程中梅显得“虚弱而绝望”。即使梅的支持者,不少也是“诸害相权取其轻”,不愿领袖之争使国家陷入混乱。

梅首相虽赢得一年的喘息时间,但战斗远未结束。

▲12月12日,特雷莎·梅在不信任投票中过关后发表讲话。  图/新华社

13日,她便将奔赴布鲁塞尔折冲樽俎,重点是调整北爱边界的“保底方案”,使欧盟在机制上“确保”英国不会永久性地留在关税同盟。

此次欧盟方面虽然重申不会就协议让步,但也表示将贡献智慧,提供更多“法律确定性”。在英国议会最终表决前,脱欧协议仍有“机遇之窗”,只要欧盟同意在“保底方案”上做出“小小的调整”,便会是对梅“大大的帮助”。

考虑到“无协议脱欧”对欧方也有较大负面影响,欧盟将在冬季峰会上对此慎重思考。

梅最激烈的战斗还将在议会打响,议会表决必须在2019年1月21日前举行。即使欧盟已做出让步,梅仍需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对内要弥合保守党分歧,说服117名反对议员中更多的人回心转意;对外拉拢北爱民主统一党,“策反”工党、自民党议员。

圣诞节期间,梅也会忙着兜售从欧盟峰会带回的“圣诞礼物”,宣讲“最新脱欧成果”,致力于“挟民意以制议员”,迫使部分反对议员改弦更张,说动“摇摆”议员“缺席”议会表决或者改投弃权票。

如果这些工作做到位,议会闯关成功也并非不可能。

梅向来以“脱欧首相”自居,历经挫折而不败,屡受非难而不馁。等她完成脱欧大业后,我真想送她一幅对联,“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邱静(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编辑 李冰冰  校对 范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