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日,辽宁鞍山,“世界自闭症日”,沙画老师杨洋用沙子画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为自闭症儿童打开另一扇心门。图/视觉中国

据广州当地媒体报道,12月25日,广州一名孕妇和其上幼儿园的儿子被发现在家中身亡。据孕妇家属说,孕妇是带着孩子明明(化名)烧炭自杀的。

三个生命逝去,让人惋惜;而悲剧的诱因,更令人心痛。事情起源于幼儿园里明明和一个小女孩的推搡打闹,后来引发了家长群里的矛盾升级。当明明母亲坦言“儿子是自闭症”后,其他家长更是群起攻之,甚至有家长找到幼儿园要求明明退学。

目前,对明明母亲选择轻生的原因尚无定论,但据报道,明明母亲曾对家人表示,这场风波让她濒临崩溃。可以说,缺失包容、步步紧逼、任凭戾气释放的家长群在这场悲剧中,无法免责。

这场悲剧,有很多次机会可以避免。从明明的综合表现来看,他的症状并不严重,涉事园长和老师甚至并未察觉出明明的异常。一次偶然的推搡,因被攻击一方的家长不依不饶,矛盾无法平息,这是第一次升级。

随后,明明母亲说出孩子有自闭症,本是想求得同情和谅解,不料却引发了更广泛的排斥,矛盾第二次升级。

被攻击孩子家长借着民意,直接找到涉事幼儿园园长,施压要求明明退学,矛盾第三次升级。

涉事园长为了息事宁人,决定让明明在家休息几天。这个看起来比较稳妥的决定,对已经承受了多重社会压力的自闭症儿童母亲来说,意味着社会在排斥自己的孩子,成为雪上加霜的打击。

加上她还是个孕妇,存在着生理性的抑郁和焦虑,还要一个人在家面对被劝退的孩子,承受重压、孤立无援,在诸多激烈情绪的作用下,最终选择轻生。

我们或许无法赞同明明母亲的决定,但不妨尝试理解一个自闭症母亲长期以来承受的压力。

▲资料图。图/视觉中国

有评论说,明明的妈妈太“玻璃心”了,甚至是极端性“利己”。但要求每个自闭症孩子的父母都能日复一日地、积极耐心地抚育来自星星的孩子,何尝不是一种道德洁癖?他们的负面情绪以及由此引发的悲观、失望、抑郁,常常是难以控制的。

家长们的不安不是不可以理解,但这种“不安”大多是盲目的。他们没有试图去了解明明,去理性地评估风险,而是一味地拒斥,对明明及其母亲避之而无恐不及。与此同时,事发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也并未起到积极的解释、协调作用,任由矛盾发展升级、不可调和,最终无可挽回。

事实上,类似于明明这样的轻度自闭症儿童,上学前理应有相应的入学评估,科学的鉴定报告,也能方便学校和同班家长了解儿童的行为能力,避免其他家长因为不了解、过度联想产生恐慌。

很多幼儿园在接纳特殊儿童就学后,也需要及时提供配套辅助,帮助同班同学及家长更多了解自闭症相关知识,以更好地帮助自闭症儿童融入环境。

说到底,三个生命逝去,代价太大。也让我们看到,社会对自闭症仍然很陌生,“星星的孩子”融入人间依然“道阻且长”。避免明明的悲剧,需要自闭症家庭的勇气和毅力,需要社会公众的包容和善意,也需要学校等机构的积极作为。

□姚遥(公益人士)    

编辑 孟然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