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图/视觉中国

近几年,国内电影市场异常火爆,蓬勃的市场也使得影视投资市场日益活跃。据中国之声报道,去年以来,名为“电影版票”的理财产品在网络平台上逐渐走热。与此同时,也伴随着涉嫌诈骗或非法融资的质疑。

报道中提到,2018年1月,杨先生购买了10张“长润影视中心”销售的电影《狐踪谍影》电影版票,共计1万元,对方宣称有高回报率,影片预计2018年国庆档上映。但之后电影却换了主演导演,上映也遥遥无期。该公司负责人称,“我们不是融资,我们完全就是电影行为。”而业内人士则表示,影视投资少有此类操作。

通过众筹的方式,个人也能投资拍电影,再根据收益按比例分红——电影版票看起来似乎很美。只要购买电影版票,就是占有相关电影版权的凭证,即可享有电影公映后的国内院线票房分红、电视台版权分红、网络版权分红、海外版权分红。如果运气好投到一匹“小成本高票房”的黑马,将得到颇丰的回报。

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电影版票的高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首先,电影投资本就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每年投拍的国产电影只有小部分能上院线,即便能进入院线,真正赚到钱的,也只是少数。许多电影版票对外宣称可以达到400%的回报,无疑有夸大之嫌。而且,电影投资制作链条非常长,普通投资人很难对电影的收入和成本进行核查,现在有些电影的票房收入未必真实,存在造假的空间。

如此一来,电影版票发行方所承诺的种种回报,也就难以保证兑现。而电影版票投资中隐藏着的种种霸王条款或陷阱,也会让非专业的投资者防不胜防。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缺乏监管和规范,电影版票市场目前是泥沙俱下,暗藏不少骗局。如此前也有媒体报道,有公司利用《索马里行动》出品公司之名在不同地区销售《索马里行动》电影版票,但电影《索马里行动》从未委托任何公司或个人进行电影版票的售卖。

作为影视产业的新型融资方式,电影版票当然没必要一棍子打死。电影作为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融资一直是个瓶颈,现实中,许多优秀的电影因为资金问题,在拍摄过程中陷入困境。盘活闲散的社会资金,给电影工业输入源头活水,不失为推动电影产业的一大利器。

社会有投资愿望、行业有资金需求,市场前景看好、但却面临高风险——电影版票等股权众筹式的投资模式,要想健康发展必须强化监管,完善规范。

一来,对于假借电影金融理财产品的名号,实则诈骗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对于电影版票推广中的各种虚假广告,如“新一轮财富商机”“靠电影版票向穷困命运告别”等等,同样应严惩。针对电影版票投资中存在霸王条款或者投资陷阱,更需要完善立法进行规范,确保公平交易。

二来,电影版票投资,要充分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和查询机制,让投资者在决定购买电影金融产品时,不至于盲目,而是通过公开的信息,判断投资的风险。包括销售平台应提供与影片出品方签订的授权书等证据;包括影视立项信息系统的完备和开放,使得投资者能及时查证和确认相关信息;此外,发行电影版票的电影制作方,有义务向投资者提供已审计的财务报表,让电影的成本与收益明明白白。

电影版票等电影金融产品,本身并没有原罪。它作为市场的自发创新,如果应用得当,既可以拓展民众投资渠道,又可为电影产业发展,打通社会融资渠道。而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前提是监管必须把好关,让电影版票等产品告别野蛮发展,回归理性。

□于平(媒体人)

编辑 孟然   校对 郭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