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这是第一次在深夜看到有那么多人等待一部电影的首映。很多人平常都倡导早睡早起的生活哲学,在昨晚却仿佛找回了可以随意熬夜的青春。

 

一、深夜看首映,是为了仪式感

 

没有去看《复联4》首映的人,在朋友圈呼吁千万别剧透,然后他们就入睡了。一部分人确实遵守了承诺,没有剧透,但“XX跟XX都死了”却也上了热搜。

 

兴奋的影迷大半夜冲进影院,这预示着这部电影的本质:作为《复联》迷,或者漫威其他英雄电影的粉丝,去看这部号称“终结”的电影,是某种必须参加的仪式。人们并不是为了这部电影本身去看,而是为了仪式感。

 

上映前,这部电影的营销策略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不要用好不好看来评价这部电影。

 

这可能是一剂预防针,是事前的辩解,但也可能是一种新的观影体验。对粉丝来说,他们必须去看一下,寻找和过去的某种链接,至于电影本身好不好看,并不重要。



如果一个观众能够注意到别人没有发现的影片中和过去漫威英雄相关联的一个细节,就足以笑傲朋友圈了。

 

当然,这本身就是编剧所要达到的目的。《复联》系列电影的诞生,本来就是一些列漫威英雄片“穷途末路”的结果。

 

二、《复联》的成功在于“创造一个世界”

 

一个英雄系列,不管是钢铁侠、美国队长、绿巨人还是雷神,拍到四五部,吸引力就开始衰竭。但是,这些好不容易打造的IP,就这样陷入沉睡状态,确实可惜。因此,《复联》通过设计一种宇宙级别的对抗,把这些英雄全部召集过来,确实是一个绝妙的注意。

 

这是一种IP开发的新思维。从市场的角度看,如果能够成功把那些英雄纳入到一个整体的世界,将吸引每一部电影的影迷。

 

但是其风险也正在于此,如果创作失败,也有可能导致那些英雄粉丝的不满,成为一个受攻击的大杂烩。

 

光是合理安排剧情还不够。《复联》的选择是深度挖掘,在剧情上进行连接过去。据说要能完美体验(不是看懂)《复联4》,不仅要看过《复联3》,还要看过《美国队长3》。里面有很多细节,可能并不影响新影迷看故事,但是对漫威的老影迷来说,电影提供的却是另一种成就感:你知道的可比别人更多。

 


这种对过往剧情的连接,达到了非常细密的程度。这一点对国内立志要搞IP开发的影视工作者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开发IP,不是简单借用符号,而是真正去“创造一个世界”。就譬如同样正在热映的《权力的游戏》,别忘了它的成功是因为原著作者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维斯特洛大陆。

三、打造IP靠的不仅是灵感,还有踏实的制作功夫

 

《复联》系列在剧情上很难说有什么不得了的创新,无非是聚集英雄解决危机那一套,但是它最终能够召集各路影迷,靠的是过硬的细节。

 

这有点像中国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无一字无出处”的主张,里面的每一件服装,每一个武器,可能都与之前的电影有某种联系,让老影迷会心一笑。

 

最终,导演成功构建出一个和现实世界平行的“漫威宇宙”,它是全新的电影,但也包括了很多旧知识。它的成功,靠的不仅是一个灵感,还有踏实的制作功夫。

 

当然,电影到了这种程度,也就走到了终结的边缘:创造性越来越少,新意越来越少,故事称不上真正吸引人。

 

但是,当它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宇宙体系,独立的人物关系,讲述了一个宏大世界观下的故事,这就已经超越于同时代的影片。

 

《复联》是爆米花电影没错,它不需要深刻的感官体验,不需要兜售某种先进的世界观,但一个IP能塑造到让中国影迷深夜涌入电影院的程度,也是一种巨大的成功。

 

中国不缺宏大的电影体裁,也不缺有才华的导演,就连电影技术也已不是问题。但怎么拍出《复联》这样的电影,该如何打造这样一个IP,恐怕是最值得中国电影人思考的问题。


□ 张丰(媒体人)


编辑 王言虎  实习生 葛书润  校对  陆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