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童举吊瓶参观衡水中学”,是今天热搜榜上热度居高不下的新闻。“女童”、“吊瓶”、“衡水中学”,这几个关键词叠合,引爆舆论似乎也顺理成章。

 

这其实是发生在5月4日的事。当天是衡水中学一年一度的开放日。虽然这位女童连续几天高烧不退,但仍被其父亲带着前来参观。

 

这位“狼爸”认为,开放日机会难得,孩子应该感受一下衡水中学的气氛,“我们没文化,但是希望孩子能有文化,一定要考上!”

 

一、每个人的成长都可能被父母代入过往

 

这个滑稽又有点残酷的举动,引来几乎一边倒的抨击。很多网友说,“越是没文化的人,越喜欢用力过猛”,“鸡生下蛋后,嫌自己不会飞,逼着鸡蛋飞”。

 

这些抨击,既是因为“衡水中学”这个标签背后的残酷教育模式,更因为大多数中国年轻人都对这位父亲的说法心有戚戚。

 

我们都或多或少听长辈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当年条件不好,错过了学习机会,所以你一定要努力”,“我当年因为家里困难,没能读大学,你们现在条件这么好,我们做父母的哪怕不吃不用、拆屋卖瓦,也要供你读大学”……

 

不单是学习,即使是其他兴趣技能,也很容易被父母代入自己的过往,比如“让孩子为自己圆一个没能实现的钢琴梦”。

 

▲衡水中学官网。


而许多听着这些话长大的人,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又很容易沿袭成长经历中的印记,说出自己当年最不喜欢听的话。

 

就像每个人最终都会成为自己曾经最不喜欢的那种人一样,使之变成中国式家庭关系的一个循环。

 

在各种关于教育的总结中,“过度期望”是无法回避的一项。

 

二、把期望代入到子女身上也是不负责任

 

不得不说,在中国家庭关系中,“过度期望”有着相当扎实的土壤。

 

相比欧美社会近百年来相对平稳的经济走势,国人在几十年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物质条件变化,每个世代的成长背景都有着巨大差异。

 

比如50后经历了严重的物质匮乏,80后则在开放之初成长,90后更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这使得不同代际在思维和价值观上出现鸿沟,也使得家庭关系的复杂性远高于欧美国家。

 

物质条件的巨大差异,除了会造成补偿心理的过度溺爱之外,也放大了每个世代的人生遗憾,加大了父母将人生遗憾转嫁在孩子身上的可能性。

 

过度期望显然会带来恶果,它会使孩子面对巨大精神压力,童年缺失,心态早熟也早衰。

 

从理性来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而非父母生命的延续,也非帮父母圆梦的工具。将自己未完成的人生目标加诸于孩子身上,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即使像《摔跤吧,爸爸》这种温情故事,父亲将自己的摔跤金牌梦想寄托于女儿身上,也略显三观不正。

 

三、对“希望孩子有文化”的家长不妨多点理解之同情

 

在让孩子代偿心愿的心结下,罔顾孩子带病也要让她来参观,无疑是种病态。这是不难评判的事实。

 

但就这位“狼爸”的“希望孩子有文化”心愿看,我宁愿抱有理解之同情——虽然我极其反对他无视女儿健康的行为。

 

对于那些曾因知识匮乏、学历不高而举步维艰的家长来说,“文化改变命运”是最朴素的认知,却也是极难得的认知。逼孩子当然是错的,“希望孩子有文化”所以逼她带病参观也是错的,不过“希望孩子有文化”不算错。

 

当下,“高考改变命运”的几率其实已大大降低。虽然对于许多普通人家而言,这仍是让孩子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但现实中,对读书改变不了命运的“丧”论调的迷信,也在很多人心里滋长。

 

这位父亲或许也看到了很现实的一面。妥协之下的进取,成了他的选择。

 

如果你是这位父亲,对孩子抱有类似期望并不为过,虽然他的做法并不妥当,失衡心态也许还会害了孩子。

 

就像《摔跤吧,爸爸》那样,除了金牌梦想之外,父亲让孩子学习摔跤,又何尝不是因为自己唯一可借鉴的成功人生经验就是摔跤?


许多人会将这位父亲的失衡心态归结于“没文化”,我倒认为恰恰相反。

 

很多例子表明,对孩子期望最高的反而是精英阶层,最焦虑的也是精英阶层。

 

他们有着高智商和出色成长经历,反而会更难容忍孩子的缺点,发出“我这么聪明,怎么孩子这么蠢”式的哀叹。

 

他们也更容易将残酷的职场竞争代入孩子的成长中,试图以揠苗助长的方式让孩子尽早“成熟”。

 

相比之下,这位自称“没文化”的父亲不过是模仿之举。

 

更何况,现实中还有无数没文化的家长,更喜欢将“读书有什么用”挂在嘴边,这才是更糟糕的。


□ 叶克飞(媒体人)


编辑 王言虎   实习生 葛书润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