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婧琦的朋友圈。 


救人一命,善莫大焉。近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2016级女生陈婧琦,在机场候机过程中遭遇身边乘客突发疾病,陈婧琦利用自己掌握的急救知识,仅仅用了100秒,就将这位濒临死亡的大伯挽救了过来。


可贵的是,陈婧琦没有经过特别专业的培训,急救本领来自她期末考试的学习。作为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她曾在期末考试中,专门制作过一档“普及推广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知识”的新闻专题节目。


据当地媒体报道,陈婧琦看到大伯抽搐后,立即询问是否有心脏病史,然后和家属一起扶大伯躺平、通知地勤拿来AED、给病人做心肺复苏、利用AED除颤,100秒后大伯恢复了意识。整个急救过程一气呵成,让人不由得心生佩服,陈婧琦的行为在社会上引发广泛赞誉也是情理之中。


人们赞誉陈婧琦的目的,显然不会局限于赞誉她的人美、心美、行为美。人们肯定还希望在我们遭遇了紧急情况的时候,像陈婧琦这样来自身边的有效急救越多越好。


▲北京西站设置的AED。   图/新京报网


诚然,对生命的救治,常涉及很多专业知识,由专业人员来承担当然是最佳选择。可是不管在拥挤的街头还是安逸的家中,专业人员不可能随时出现在身边。


即便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专业人员能够10分钟赶到也很不易了。可10分钟是个什么概念,这意味我们错过了生命急救的黄金8分钟。因为,对于那些接近死亡的患者而言,如果不能在发病之初的8分钟内给出有效的治疗,那么之后的急救手段不管多么先进,都可能无功而返。


值得欣慰的是,黄金8分钟对急救的需求虽然急迫,却并不高深,规范的胸外按压和电除颤,就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有效循环。为后续治疗打基础,甚至逆转疾病。而要完成这些技能的掌握,并不需要接受多么高深的专业学习,几个小时的培训和联系,就足以达到目的。


在面对猝死病人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原则就是除颤永远没有错,按压永远没有错,也就是,施救人员不要过于拘泥于自己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即便心跳没有完全停止,没有出现快速室颤,采取胸外按压和除颤的方法,也会给患者带来积极的意义。


在这个新闻中,另一个“救命神器”——AED的及时出场,也至关重要。利用它进行急救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操作技术准入门槛,只要及时正确使用,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目前,在机场、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大多已经配备了AED设备。但在“有”和“用”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不会用、不敢用是“救命神器”面临的尴尬。


陈婧琦100秒救人,留给我们的远不止是一桩美谈,更提示我们, 要持之不懈、见缝插针地在日常工作、学习当中普及急救知识,更要将“救命神器”的学习和应用相贯通,让人们遇到类似情况,想救、会救、敢救。


公众经过规范的学习,掌握最关键的几个要点;公共场合提高AED的普及率,并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救人免责条款加强对好心人的保护——知识、机器、勇气,三效合一,人人都可能成为生命的守护者,也将是急救知识普及的受益者。


□郑山海(医生)


编辑  孟然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