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11月下旬重新上线 失信人筛查机制将被引入 视频来源:新京报


伴随着热议,久违的滴滴顺风车,再度呼啸而来。

 

据新京报报道,11月6日,滴滴顺风车在滴滴出行App公布了最新产品方案,宣布将于11月20日起,陆续在北京等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

 

方案针对用户普遍关心的安全准入问题做了重点回复,明确引入失信人筛查机制、探索与第三方信用产品企业合作,进一步提升用户准入门槛等措施。

 

在网上,比起这些普通认可的举措,方案中针对女性搭载限制的内容——服务提供时段为5:00-23:00,但女性的5:00-20:00,激起了更多的争议。

 

对此,滴滴方面表示,目前公布的是顺风车小范围试运营方案,属于顺风车公开征集意见的一部分。已关注到用户反馈,未来正式上线的方案,将根据社会各方的意见反馈持续不断完善。

 

▲图片来自滴滴官网

 

“性别歧视论”树错了靶子

 

此次试运营的顺风车将女性搭载时间限制在5:00-20:00,而男性则可以放宽到晚上23:00。对女性开放的时间更短,这难免引发海量解读。在舆论场里,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性别歧视论:“歧视女性!妇联在哪?”、“估计女权主义者们又得维权了”;也有荡妇羞辱论:“那些半夜还在外面浪的女性,就是给色狼提供机会”……

 

限制女性搭载时间,能根治女性乘车安全问题吗?难。

 

但这属于“歧视女性”吗?我觉得谈不上。

 

滴滴顺风车的此举,并非骤然为之,而是有其现实针对性。

 

2018年5月、8月,郑州、乐清连续发生跟顺风车有关的命案,受害者都是年轻女孩。这给其家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创口。

 

事件发生后,无论是舆论还是滴滴自身,都将问题矛头指向了信息审核、安全管理、投诉机制等方面的疏漏。滴滴也表达了亡羊补牢态度。

 

鉴于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有关部门约谈滴滴并要求其整改。此后,滴滴方面做出决定,自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

 

就在上月底,滴滴在其官方微博公布安全整改进展,称自去年9月4日启动安全自查、整改以来,在主管部门指导帮助下,目前限时整改项全部完成。

 

其中,涉性案件方面,今年上半年滴滴网约车涉性类犯罪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七成;警企合作方面,98%的调取证据工单都在10分钟内完成,平台上的案件破案率保持100%。

 

尤其在顺风车整改方面,做出了“全面去除社交功能”、“消除历史订单信息”、“禁止合乘双方自主编辑评价内容”等加强用户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的诸多动作。

 

此次整改公告的发布,也被外界解读为“滴滴的安全整改进展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认可,拉开了顺风车重启的序幕”。而限制女性搭载时间,显然是安全保障棋盘中不乏指向性的“落子”。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种偏“技术流”的算法:你认或不认,女性受到侵害的几率确实更高,而晚八点后也是事故更易发的时段。

 

让女性在该时段内限乘,不是为了限制搭乘权利,也不是着眼于性别歧视,而是基于复杂现实情形的迂回保障手段,或者说,是理想中的安全保障体系被现实给“加了码”。它考虑的,是降低侵害发生几率。

 

这很难治本,但有些无奈。


▲图片来自滴滴顺风车官方微博


用技术束缚住人性之恶


就“迫使”滴滴做出此番限制举动而言,部分舆论“功不可没”。

 

在两起命案发生后,网络上充斥着“‘滴滴顺风车’事件,给女生4点忠告”、“滴滴顺风车女性乘客被害案对女性朋友的警示”等文章。

 

不是就安全说安全,而是强调性别属性,这与此前祭出“女性易受害体质”大旗的思维,可谓如出一辙。

 

如果顺着这种过度解读的思维延伸,那明知夜间出行有风险,滴滴还对男性提供顺风车服务,那岂不也是对男性安全的疏忽,对男性搞区别对待?

 

所以,我既不想以“性别歧视论”去否定限制女性搭载时间的做法,也希望这做法可以改进,至少需要更多解释。

 

限制女性夜间出行,或许有善意初衷,但毕竟是治标举措。不是所有治标都该被置否,有些治标能为治标换取时间。但就该举措来说,这到底能多大程度上减少侵害发生,7点就真的比8点安全吗,这些或许需要更多数据支撑。

 

当今社会,由于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人员的高度流动,搭上陌生人的车,需要付出的信任成本极高。也就是说,顺风车不止是一门生意,更是在技术加持下,由平台构筑的信任生态系统。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当ta打开手机页面选择顺风车服务时,默认的是平台已经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损害的发生率降到最低,这对平台提出的是"I can"的要求。

 

而限制女性夜间出行,更像是滴滴通过曲线“救她”。我希望这是没办法的办法,而不是优选路径。

 

相形之下,公众更需要的还是治本。如果“治本”来得更有效,或许有些“治标”的举措也就变得多余。

 

本质上,滴滴顺风车在历经一年多整改之后再度上线,如何让包括女性在内的所有乘客得到有效保护,是个关涉技术伦理、商业伦理的复杂议题。这里面需要明确的是,半夜出行的女性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隐藏着的人性之恶。

 

无论是平台还是社会多方,该在用技术的发展束缚住人性之恶,用清明的法律震慑住穷凶极恶之徒上,更多地下功夫。限制女性搭乘时间,是种“物理”手段,这的确有些无奈,但我希望,这能找到更多“制度”“技术”手段去替代。

 

对舆论而言,不让无意义的性别标签遮挡了真正的问题,别让公共舆论资源浪费在泡沫议题上,也是正确讨论该话题的题中之义。


□梅堂(媒体人)


编辑:狄宣亚  实习生:谷俞辰   校对: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