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保“六稳”促复苏系列评论

  

  在防止反弹与输入前提下,不以“零新增”为包袱,也可加快复工复产节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已过两个多月,积极向好的防控形势,表明我国以隔离为主的防疫策略是可靠的,而境内新增病例基本清零,也意味着防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此,从中央到地方,在做好防疫的同时,也在积极复工复产。但如何在防止疫情输入与反弹前提下,加快复工复产步伐,也是各级政府面临的挑战。

  目前,各地复工速度仍较慢。尽管据国家发改委3月21日介绍,除湖北外全国重点项目复工率89.1%,但存在较大的行业和地区差异。制造业复工情况最好,规模以上企业的复工基本上达到100%;但中小企业复工比例较低;服务业复工情况最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3月初的服务业复工程度只达到三分之一;以过去两周复工进展来看,目前估计也不会超过一半。为此,今年一季度GDP增长,令人担忧。

  而受国外疫情影响,出口形势严峻,今年头两月出口下降15%,估计未来几个月也不乐观。为此,二季度经济增长将主要依赖内需增加,而其一大来源就是服务业。一方面,服务业增加值已占我国GDP的55%,且占据制造业产品销售的关口,其复工率持续低迷将拖累整体经济消费的复苏。另一方面,服务业是提供就业的主力,疫情期间调查失业率有较大上升,与其停顿大有关系。

  与此相似的是内需主力之一的建筑业。建筑业作业面较集中,且工人常居住在临时建筑内,疫情传播风险较大,所以复工也较缓慢,其停顿又导致钢材、水泥、装修材料等需求大幅下降。

  消费上不去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各类学校复课率很低。学生是个很大的消费群体,特别是大学生。不复课,这部分消费就被抑制。

  复工复产缓慢,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疫情提高了全民防疫意识,即使许多地方已长时间无新增病例,但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仍没放松,自然也会尽量避免外出就餐或购物。其次,尽管各级政府已把防疫与复工并行作为工作策略,但一些地方官员难免不敢“放手复工”。这部分原因缘于外部输入风险提高,特别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口岸城市。但也不可否认,基于考评压力、职位风险的考量,一些地方官员也不敢冒险。

  这种现象在越不发达的地方越普遍。数据显示,复工率与疫情严重性没有多大关系,一些疫情较轻的中西部省份,复工率反倒比疫情严重的沿海省份低很多。而且,我国服务业就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非本地人口占据很大比例。目前,虽然大多数省份实现了“一码通行”,但政策仍在释放中,跨省人口还没完全流动起来。

  找到复工复产难的原因,也就找到了推进复工复产的钥匙。

  为此,要多宣传防疫的正面知识,让专家多谈理性防疫措施,降低民众恐慌心态,认识到只要做好防护,病毒就不容易传播。领导带头逛商场、下馆子、开会不再戴口罩,也是增强民众信心的有效办法。而各级政府也或要调整防疫政策,应容忍零星新增病例。此前,国家卫健委也明确提到“不把‘零新增’作为防控包袱”。

  在这方面,做一些成本-收益分析是必要的。一方面,在疫苗发明前,要杜绝新增病例几无可能;另一方面,严格隔离带来的经济损失会越来越大。两相权衡,提高复工复产优先级、容忍零星新增病例,是现阶段最佳选择。具体而言,一些地方的社会防控可适度放宽,同时有序取消小区和工作场所的疫情出入证,鼓励各大公司居家和现场办公相结合;放宽对消费和娱乐场所的限制令,在此基础上,各地制定并公布新的防疫指南。

  另外尤需注意,此前一些地方过于严格的防控措施,不仅阻碍了非本地人口返工就业,也给商业出行按下了暂停键,对于生产和商业活动的打击是致命的,可以说是阻碍复工复产的最大因素之一。如今,随着湖北陆续放开离鄂通道,各省份都应做好绿码通行衔接,保证人们可凭绿码复工或来本地出差。

  总之,复工复产是当务之急,而改变防疫观念和措施是关键。这也需各地不以“零新增”为包袱,更好实现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动态平衡。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