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资料:海南多人抢购大米有店主加价出售,官方回应货源充足。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央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释放了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信号。其中,“保粮食安全”的话题最近颇受关注。


全球一半口粮在中国,我国粮食很“安全”


疫情发生以来,多国出台了限制农产品和食品出口的政策。一时间各方舆论纷纷攘攘,民间层面亦有多轮囤粮风潮。这其中自然有对疫情影响口粮的担忧,但其中也有不少炒作成分。认识这个问题,不能被社会上的焦虑心态牵着鼻子走,还是要回归常识和理性。从FAO的数据看,当前全球库存大米1.8亿吨、小麦2.8亿吨,其中中国库存大米1亿吨、小麦1.3亿吨。也就是说,现在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口粮在中国。


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国的政策方针是“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数据已经说明,当前的口粮绝对安全是有保证的。农业农村部有关方面负责人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讲,我们国家粮食储备是充足的,口粮完全自给,米面随买随有。民众应该对此有信心。至少我认识的所有从事农业农村管理和研究的人士,没有一个人去囤粮。


至于说我们每年进口部分大米和小麦,占比极低,只是为了调剂品种。还有一些国家在疫情发生后跟风限制出口,其实大多根本就不是主流的粮食生产国,即便是,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口粮。过去多年里,各产粮国总是希望中国多买一些。这些问题,本质上是贸易问题,背后是国际政治,不是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长期看是产能安全


我们在考虑粮食安全的时候,往往过于关注库存量。实际上,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短期看是库存安全,长期看则是产能安全。


▲某超市米面货架上,尤其是面粉货架上空置较多,部分产品卖断货。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实现产能安全,离不开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则必须以现代的要素配置、有活力的生产主体、高标准的农田资源、稳定的产业链等条件为支撑。由此剖析,也可以看出中央提出的“六保”互相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六保”之间未必“一荣俱荣”,但很可能是“一损俱损”。


粮食的生产和储存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粮食安全是一个动态安全。也就是说,需要不断生产出来新的粮食,并且不断把仓容消化掉,才能实现真正安全。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作为口粮的稻谷和小麦产大于需的局面已维持多年,长期面临着去库存的压力。


由于我国粮食生产成本高,加之复杂原因形成的粮食收储政策,导致粮食一旦入库,就很难在正常的价格机制作用下销售出去。这些年,国家在粮食储备方面投入巨大,财政负担不断加重。这恐怕才是中国粮食面对的真问题。


农户阶层崛起,才有稳定的粮食安全


故而,藏粮于库不如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农。


“藏粮于地”,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中国国土中高山高原、丘陵山区占比很大,传统意义上通常认为这些地区不适合开展农业生产。


但随着技术进步,这一状况可以有很大改观。近年来西南地区部分省份通过土地宜机化改造,已经大大提升了丘陵山区的农业生产能力。据实施此项工程的专家估计,如果这项战略全面实施,中国高标准农田还能增加5亿亩。这只是一个例证。中国土地资源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与其在库存方面徒增压力,不如把财政资金向这方面多加投入。


“藏粮于技”,必须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藏粮于技”中央已经倡导了很多年,但这一政策范式要真正发挥作用,技术必须要藏于农业产业链上,而非专家学者的实验室里。当前,就全局而言,专业农户(或者说高素质农民)已经成为农技推广的主体。


农技人员能做的,专业农户也能做;农技人员不能做的,专业农户还能做。就农技推广体系内部而言,大量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游走在灰色地带,懂技术的人员在搞经营,不懂技术的人员在搞“推广”。这个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藏粮于农”,不是说回到家家户户存粮的老路上去,而是扶持中国专业农户阶层崛起与壮大。“六保”里面的保市场主体,就包含着专业农户。专业农户具有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水平高、经营规模大等特征,他们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长远来看,要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土地制度、农民素质提升等方面深化改革,侧重对于专业农户的支持和培育,这样中国粮食安全便有了可靠的生产主体基础。


□陈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项目执行研究员)


编辑  孟然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