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春伊始,节日的热闹喜庆和昔日的人声鼎沸隐匿于每栋楼房中闪烁的小格子里,取而代之的是病毒的肆虐还有每日暴增的感染人数。

    

新增死亡病例,预示着鲜活生命的黯然离场;出院人数的增长,燃起一个家庭重生的希望。

    

“疫”与“情”,这二字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则各有侧重。

    

若把“疫”比作时代的一颗尘,沉淀于每个人肩头的一座山,那“情”则是时代的一滴水,汇聚于每个生命脚下,成为涓涓细流。

    

它冲破了隆冬的冰层,又打破黑暗的桎梏,融化了人们心头的冰雪,使得无情病毒笼罩下的世间尚有温情。

    

当“疫”的到来变成不可抗拒的事实,“情”则变成了更有温度的字眼,并被赋予了独特的时代意义。

    

 疫遇见情,是给人心灵的慰藉,亦是发自心底的慈悲;是跨越大洋的相助,亦是人类对于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这让我想起了北宋思想大家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民,吾同胞”。海内百姓皆兄弟,四海同胞一世界。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援鄂医护人员自愿请缨,各地的志愿者车队开始行动,热心民众给医护人员送防护用品…一帧帧画面,一句句鼓励,让每一个黑暗的时刻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严寒终会过去,春天一定会到来,疫情会有消失的那一天,但这些共同的情感、记忆和发自心底的慈悲不会。

    

病毒不分国界,大国勇于担当。

    

“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居,每个人都像是一块泥土,连接成整片陆地”,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蔓延,中国在巩固国内疫情防控成果的同时,也在尽自己所能为其他国家提供帮助。

    

“一花齐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温暖而有力的中国援助,在世界各地上演;“身若伏波,与子同海,若为落木,与子同枝,若为兰草,与子同室”精简隽永的诗句,背后是中国守望相助的情义,更是人类命运共同理念的付诸实践。

    

 环球同此凉热,人间自有真情。

    

“物,吾与也”。自然有声更有情,世间万变更需省。

    

自然有情,万物有生。我们从自然生存法则中明白,唯有与自然和谐共处才会实现共赢。这样的思想感悟在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更显深刻。

    

 自然馈赠,永世恩情。野生动物被过度捕杀、濒临灭绝,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无声而又有声的警钟;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病毒肆虐,科学防控之余还需反思人的社会行为。

    

当带上口罩闷热不透气时,便会明白大口呼吸新鲜空气的快感;当雾霾笼罩天际时,就会怀念昔日的蓝天白云晴空万里;当一声惨叫后,便会醒悟“枪响之后,没有赢家”;当生命消逝于亘古的宇宙时,便会遗憾虚度了的光阴。

    

大自然用他的方式给人们上了一课,这堂课就是教会人们:所谓“物与”,就是与天地为友,与自然相随。

    

当我们感激自然万物给予人类的馈赠,便会觉醒,便会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回馈自然的恩典。

    

人与自然的感情构建,不仅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反思,更是生态文明时代所必需的道德软约束。

    

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而不是一味地悔恨或是陷入惶恐的困顿中。

    

我们在“疫”中学会面对灾难时团结互助,在“情”里懂得对待万物要保持慈悲。

    

作者:魏怡涵   编辑:陈静

    

该文系“以写作之名——新京报·新声代第二届中学生写作创造营”投稿摘登。投稿请发至xjbpl2009@sina.com邮箱。更多活动信息请关注本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