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与“村”内的奥运五环标志合影。图/视觉中国


“村”内韩国风情的表演格外吸引眼球。 图/视觉中国

  每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都会在赛前组织一定数量的记者到运动员村参观。昨天下午,新京报记者得以有机会造访江陵运动员村,并探访了中国代表团驻地。一圈走下来发现村里吃住行很便捷,业余生活也很丰富。

  两个运动员村相隔18公里

  2月1日,平昌冬奥会的两处运动员村同时举行开村仪式,两处运动员村相隔约18公里。位于平昌的运动员村能接待约3500名运动员,那里主要安排的是雪上项目运动员。江陵运动员村能接待约2400人,主要负责冰上项目运动员的吃住行,中国代表团大部分成员都住在这里。此外,媒体村也设在江陵,与运动员村只有步行10分钟的距离。

  “两个运动员村距离比赛场馆较近,能够帮助运动员有效节省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更好地专注于比赛。”平昌冬奥会组委会主席李熙范在平昌运动员村开村仪式上说。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运动员村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称其是“冬奥会历史上最好的运动员村之一”,并将其比喻为“本届冬奥会心脏跳动的地方”。

  按惯例,运动员村“村长”多由体育官员或参加过奥运会的知名运动员担任。平昌冬奥会,平昌运动员村村长为韩国乒乓球奥运冠军柳承敏,江陵运动员村村长为韩国三届冬奥会短道速滑金牌得主金琪勋。

  运动员村外的国际区并不算大,但服务设施很完善,包括邮局、银行、美发沙龙、超市、纪念品店等。村内私密性更好,设有器材完善的健身房,休闲娱乐区有电子游戏机、桌上足球、台球等,一侧则整齐地摆放着20张按摩椅供运动员放松。此外,村内还将不定期举办包括舞蹈演出、音乐会在内的文化展示活动,以丰富运动员生活。


中国代表团驻地,窗外挂五星红旗。

  中国代表团入住805号楼

  江陵运动员村共有8栋高层建筑,每栋楼高从22到25层不等,共有922套住房,有多种户型供各代表团使用。

  每届奥运会,各代表团都会在窗户外挂上各自国家的国旗。韩国代表团利用东道主之便,在住处外挂上了“TEAM KOREA”的巨型条幅,足够十多层楼高。

  中国代表团团部和运动员们都住在805号楼,新京报记者也有机会前往中国代表团驻地一探究竟。记者参观的是一个三室一厅两卫的房间,每个房间有两张单人床,房间内提供简单的桌椅和晾衣架,整洁的被褥上则有醒目的平昌冬奥会标志。

  据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更好服务中国代表团,江陵运动员村特意在805号楼安排了可以讲汉语的志愿者,其中一位志愿者还是从美国波士顿赶来的。

  由于灯具均为中央集控且均为韩文,志愿者在总控制面板处用中文写了详细的使用说明。此外,运动员村的取暖方式为地暖,志愿者又特意在地暖控制设备旁用中文写了使用方法,并建议白天温度控制在16到18度,夜间温度控制在21到23度。位处东海岸的江陵冬季很冷,但在运动员村房间感觉很暖和,基本穿长袖衣服就可以。


“村民”可随时到餐厅享受美食。

  运动员村餐厅24小时运营

  民以食为天,每届奥运会外界关注的一大焦点就是餐厅服务如何。对中国运动员来说,来韩国比赛一不用担心时差,二不用太担心饮食。

  出于节俭办奥运会的目标,江陵运动员村餐厅被设在国际区旁边的一间大棚内。据餐厅工作人员介绍,餐厅共有近200名厨师参与服务,提供早中晚餐和夜宵。

  菜品方面,从亚洲人青睐的米饭、面条、各种炒菜,到欧美运动员偏爱的牛排、意大利面、比萨、沙拉一应俱全。工作人员介绍,餐厅共有420多种美食可供运动员们选择,其中50余种为韩餐。值得一提的是,每种菜品都标明了营养含量、热量和注意过敏的提示,韩餐中经常使用的芝麻油也标示得很清楚,以给运动员特别提示。

  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运动员村餐厅须全天24小时运营。记者昨天赶到餐厅时已是下午4点,但就餐者仍络绎不绝。刚刚训练回村的中国单人滑选手李香凝也赶来食堂就餐,这是她的第一届冬奥会,对餐厅印象很不错,“种类很多,都挺好吃的。”不过一圈转下来,李香凝只盛了一些沙拉和面条,她说赛前得控制体重。

  除了常规菜品,餐厅一角的麦当劳也颇受欧美运动员喜欢,这几乎是运动员村餐厅几十年来的一个标配。不过,麦当劳2017年已宣布提前结束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关系。两年后的东京奥运会,运动员村将不会再有麦当劳了。

  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韩国江陵报道

  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