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超联赛第一轮,贵州恒丰与江苏苏宁的比赛中,裁判到场边观看VAR视频。图/Osports

  2018赛季中超迎来了一项革新,那就是视频助理裁判技术(VAR)的正式使用。这是中国足协为了提高联赛裁判员执法水平新举措中的一项。在首轮的8场比赛中,视频助理裁判共进行了52次协助检查,5次回放。

  在昨日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国际足联裁判技术讲师、中国足协裁判总监刘虎表示,视频助理裁判的出现让比赛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中国足协接下来会继续加大培训的力度。他同时也表示,比赛的决定权仍然在主裁判手中。

  1 只有主裁判才能要求看回放

  新京报:如何看待中超第一轮视频助理裁判介入后的执法效果?

  刘虎:效果还是有的,大家的反应也比较积极,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好的开端。

  新京报:在首轮的判罚方面能提供一些具体数据吗?

  刘虎:虽然我们不能过多透露数据,但有两组数字可以说一下。一是首轮中,视频助理裁判共参与8场比赛,有52次为协助检查,有5次为回放。另外,回放中有4次是主裁判到场边去看了屏幕,一次是在场上直接作出决定。

  新京报:主裁判看回放有时间要求吗?

  刘虎:按照目前的规则,主裁判看回放是没有时间要求的。但最关键的是,他要最终做出精确的判罚。而这些看回放等损耗的时间,都要在伤停补时中有所补偿。

  新京报:能解释一下视频裁判具体的工作机制和流程吗?

  刘虎:视频助理裁判有一个原则,它是被用来纠正裁判员清晰的判罚错误。比如说进球、罚点球、直接红牌(不是第二张黄牌)、罚错人(红牌/黄牌出示给了错误的队员),另外还有一个原则就是最小的干扰获得最大的收益。

  新京报:比赛中某一方的教练员有权要求视频裁判介入吗?

  刘虎:其他人员不能做那个手势(要求看电视屏幕),无论是教练员或者是运动员,不管是在场上还是场下,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是要受到黄牌警告的。

  2 须明显错误才能提出纠正

  新京报:本轮过后,执法中超主裁判有什么样的反馈?

  刘虎:全球有四十个国家先后加入视频助理裁判的试验阶段。主裁判还是正常做比赛,初期阶段大家还要逐渐熟悉和适应。当然任何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也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确,就像我们的电脑或手机的使用有时也会出现故障。

  新京报:视频裁判介入会不会对主裁判的信心造成影响?

  刘虎:我觉得不会这样。主裁判还是要按照国际足联的要求(来执法),始终如一,而不是依赖于视频裁判。现在对主裁判在跑动、判罚、选位上的要求更高了,在视频助理裁判手册里面有一个要求是,犯规时主裁判必须要先做出判罚,最后的决定也是要由主裁判决定。即便是视频裁判介入说点球错判,但主裁判认为他的判罚准确,最终的决定权还在主裁判手中。只有非常明显的错误才会提出纠正。

  新京报:现在中超共有多少名视频裁判?

  刘虎:我们在赛季开始前一共进行了8次培训,实际比赛中,有摄像机、有屏幕的训练了两次。目前我们能够使用的视频助理裁判有12名,还要继续培训,这是一个长期的培训。今年有世界杯,联赛间歇期增多,可能培训比往年要有所增加。

  3 看视频时间平均每场一分钟

  新京报:在启用这项新技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刘虎:困难在于设备的引进,跨地区的培训。因为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中间又经过了那么多节假日。这是很大的系统项目,花费了我们很大精力。

  新京报:我们现在有多少个机位供视频助理裁判观看?

  刘虎:现在平均每场比赛的摄像机有12个机位,不同的角度。关键场次还有飞猫,其实这个和正常比赛转播所用的机位差不多。但视频裁判是可以同时看到这么多角度的画面。我们目前用的是鹰眼公司的设备。

  新京报:如何保证比赛的流畅度,比如在天气较差的情况下,减少暂停比赛的影响?

  刘虎:目前我们才做了8场比赛,但国际足球理事会有一个数据可以让大家参考一下。最新的数据统计显示,在近两年内一千场的试验中,平均每三场比赛发生一次回放。用时占比赛的百分之一,也就是说90分钟的比赛,平均耽误一分钟。和其他比赛中断相比,确实不算多。

  新京报:对主裁判本身执法水平的提升,足协还会做哪些工作?

  刘虎:主要是培训再教育,队员天天练习,我们也一样要“训练”。中甲本周就开打了,今年增加了附加助理裁判,也就是底线裁判。现在正在进行最后一次培训,希望届时可以提高判罚的准确率。

  采写/新京报记者 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