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赫的形象是时代的经典。图片来自社交媒体。


最近签字写日期时,仍会不自觉地把年份错写成2018。时间跑得比意识快,大概这就是年老的感觉。我不喜欢读退役新闻,尤其是那些我认识的球员。一来,各种数据看着无聊;二来,各种煽情有些用力过猛;三来,毕竟我们都是局外人,搜集的资料大同小异,也实在缺乏新意。


算上已经宣布将在赛季末退役的切赫,以及不久前遭曼联解雇的穆里尼奥,2005年那支惊艳一时的切尔西,目前只剩下罗本仍在场内奔驰。转眼间,“老飞侠”也35岁了。切赫比罗本大一岁半,按理说在门将位置上仍有发挥余热的空间。毕竟连讲究速度与突破的边锋都能保持竞技状态,门线技术精湛如切赫又有何不可?


让我们看看英国媒体怎么说。英国《每日邮报》和《每日镜报》提出了和我相同的疑问。他们给出的理由甚为相似:一支转型期的阿森纳,需要一位稳定、坚定且经验丰富的老将,且切赫身上并没有职业状态严重下滑的迹象。


讽刺的是,《每日邮报》专栏嘉宾、阿森纳前中卫马丁·基翁前不久还因为切赫在对阵布莱顿时的两次失误,劝他早日让位莱诺。事实证明:捧你和骂你的人,往往是同一批。


《独立报》和《泰晤士报》在对切赫抒情告别的同时,更多对捷克门将所获得的荣誉进行了总结。这两家媒体认为,切赫是同时代门将中的翘楚,获得了他所能获得的一切荣誉,此时退役,并无遗憾。


充满人文情怀的《卫报》则讲了一个故事。那是7年前的欧冠决赛,决战双方为拜仁与切尔西,那是切赫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作。决赛中,拜仁先后有6名球员主罚点球,每一次都被切赫猜中方向,且成功扑出其中3球,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帮助切尔西取得史上首座欧冠奖杯。


别人不知道的是,就在决赛前夕,切赫和时任切尔西守门员教练洛利雄待在球队下榻酒店内的小会议室里,看完了一张时长两个半钟头的DVD。片子里详细记录着拜仁在过去5年里踢的每一粒点球,两人细致研究了每一名球员的点球习惯,这才有了第二天的神奇。“认真、专注以及不断学习,是帮助切赫成为世界级顶级门将的必要条件。”《卫报》总结说。


看完这些报纸,我一开始的疑问并没有得到解决,直到我读到《每日电讯报》上一篇文章。该文大部分篇幅和其他媒体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无非是换一套措辞来总结切赫取得的荣誉。亮点在其中一句话:不可置疑,切赫是一位将技术特点发挥到极致的传统门将,但阿森纳的全新教练团队都希望莱诺能尽快上位,后者的技术特点更符合枪手期望的战术打法。


足球发展至今,中场阵型已愈发趋于扁平。如今前锋需要后撤进行第一道拦截,门将也需要适时出击,在更大的活动范围内帮助球队控球;进攻中,全队发起的第一道传球也来自门将。在传统思维中,门将是孤独的,是游离于球队战术之外的,他们原本只需要管好禁区。但一个现代化门将不仅需要手抛球能力出色,脚下传球精准,更要会阅读比赛场面,知道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参与全队的整体运作,36岁的切赫已经无法胜任这些。


相反,为什么罗本能继续在德甲赛场发光发热,主要得益于他逆足边锋适时内切的踢法。何为逆足?即左脚踢右边,右脚踢左边。这种踢法在十几年前可能有一种超越时代的先进感,但如今却渐成主流。


现实中的切赫会退役,但戴着头盔的切赫形象却永远不会在球迷的脑海中离开。他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经典,但他不仅会衰老还会过时。不要难过,这是足球发展需要付出的代价。


□朱渊 (谢菲尔德足球俱乐部国际事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