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日,北京骤然降温,夜幕降临时,寒意阵阵来袭。这时,都市人最希望能够围在一起吃火锅,或辣、或鲜、或甜,让氤氲的热气驱走突如其来的寒流,让温暖随着舌尖流入心田。


人们对各式火锅的情有独钟,皆因它独特的味道,能够抚慰人心。夜晚,火锅冒着热气,让人幸福感爆棚。正如《深夜食堂》里所说的那样,寒冷冬夜里最暖心的莫过于餐桌上咕嘟咕嘟翻滚的锅。接来下介绍的几款火锅,有的时尚,有的温馨,有的健康,有的讲究……总有一款让你在寒冷的深夜,获得舌尖的快感和浓浓暖意。


这个周末,火锅和鸡尾酒可以兼得


图/北京瑰丽酒店供图


图/北京瑰丽酒店供图


周末,年轻人喜欢聚在酒吧点一杯鸡尾酒,在音乐里陶醉。但随着冷空气的降临,火锅也成为他们过周末的必选项目。如果想时尚与味蕾、鸡尾酒与火锅兼得,不如去“赤”火锅试试。量身定制的汤底搭配新鲜的食材,还有音乐和鸡尾酒,是不是你的心头好?


位于北京瑰丽酒店的“赤”火锅,是周末潮人的幸福慰藉。这里的火锅汤底很“跨界”,包括“赤”麻辣、四川青麻椒、番茄土豆、北京传统清汤与野山菌汤等。此外,还有两款特色锅底,一款是鲜香麻辣的四川麻辣锅底,以猪骨和鸡汤熬制,搭配四川红辣椒、红麻椒,愈煮愈香,适合涮肉;另一款是清远鸡绍兴黄酒锅底,主打口味浓郁、营养丰富的黄酒鸡汤,在涮菜前先喝上一碗,立刻感到浓浓暖意。


涮品食材也十分丰富,可以试试澳大利亚和牛M9+、北京黑猪颈肉、宁夏滩羊去骨羊肋、红毛蟹、加拿大牡丹虾、雪蟹蟹腿等。最受女生欢迎的是蟹籽福袋、芝士鱼丸、年糕鱼饼等创意涮品。

 

与其他火锅店不同的是,这里还有充满诱惑的鸡尾酒。独创的鸡尾酒如“赤”金汤力,粉嫩色泽讨人喜爱,加入八角、枸杞等中式配料,结合本土风味和当地文化,让火锅与鸡尾酒新奇碰撞。


热气腾腾的寿喜锅,给你温暖的冬日夜晚


图/桐寿司供图


图/桐寿司供图


寒冷的冬日夜晚,应该吃一份寿喜锅。寿喜锅也叫“锄烧”,据说源自农民把鸡肉等放在锄头上烤熟吃的习惯,因此江户时代的寿喜锅,一般以鸡、鸭或鱼肉为主。直到19世纪中叶,横浜被开放为通商口岸,随着西餐的风靡,牛肉寿喜锅成为风潮。


以寿司和会席料理闻名的桐寿司Sushi Tong,在秋冬季节特别推出寿喜锅。这里的食材十分讲究,采购者会在当地不断筛选试味,每天从日本空运过来。


特别推荐的食材是澳洲和牛与宫崎和牛,雪花纹路美丽,油花分布均匀,肉质细密有弹性。汤底吸纳了古老寿喜锅味道的精髓,食材在汤中沸煮后,鲜香发挥到极致。食用寿喜锅时,别忘了搭配生鸡蛋——细腻的和牛在高汤中煮熟,蘸上生鸡蛋,蛋清具有黏性,会包裹住肉上的酱汁,入口后,和牛丰富的油脂在舌尖瞬间释放,柔嫩顺滑。

       

几个好友围炉而坐,等待着寿喜锅中的食物慢慢变熟,品尝新鲜食物最原始、最自然的味道,想想都会很幸福。


日式纸火锅,颜值、健康和美味的叠加




图/长富宫饭店供图


图/长富宫饭店供图


如果嘴馋又担心火锅油腻怎么办?日式纸火锅倒是不错的选择。与寿喜锅相比,纸火锅的历史并不久远,据说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如今,日式纸火锅以其十足的仪式感、颜值、健康与美味,成为火锅界的“新网红”。三杯两盏淡酒,不如围绕着纸火锅的温暖与惬意。


其实,纸火锅的精髓还是传统日本火锅,除了食材丰富外,高汤、蘸酱与佐料等,也十分独特。随着高汤浓淡程度不同、食材属性各异以及酱料巧妙的搭配,口味也变化万千——这正是日式火锅耐人寻味之处。


长富宫饭店“樱”日餐厅推出了北海道三文鱼味增石狩纸火锅,包含前菜以及丰富的应季蔬菜、主食和甜品。其中三文鱼鱼腹、鱼骨及鱼肉,为舌尖带来不同味觉变化的感受,鱼肉质地弹嫩,汤底浓稠诱人。纸火锅的特殊材质吸收了杂质与油腻,营造出奇妙的口感。


海鲜自助与火锅的碰撞,让你自由发挥想象力


图/北京泛太平洋酒店供图


图/北京泛太平洋酒店供图


对于家庭或年轻人的聚会来说,火锅最大的魅力就是热闹又丰富。一位资深火锅爱好者表示,比火锅更过瘾的就是自助餐火锅,可以随心所欲地搭配涮锅食材,还有各种小菜、沙拉、寿司、烧烤、甜品等,让你DIY一款创意的火锅盛宴。


北京泛太平洋酒店汇餐厅每周六推出的“海鲜盛宴”,恰恰就是海鲜与火锅的碰撞,你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调制出可口的火锅美味。


当你端好红白鸳鸯锅底,就可以畅游在海鲜世界中了。青口贝、扇贝、草虾、海螺、鲍鱼等,都是涮锅的好食材,它们本身就可以带来鲜美的海鲜锅底。然后再搭配各种牛羊肉片、龙虾丸、蟹棒等,各种美味的混搭,全凭你的味蕾敏感度和美食想象力。


等待火锅沸腾的时候,不妨先尝尝沙拉和小菜,行家会选择阿拉斯加蟹肉沙拉和泰式虾肉沙拉,老醋蛰头也很经典。另外,还有年轻人喜欢的寿司,推荐冰山蚌、北极贝及螺肉片。不过,有经验的食客会偷偷告诉你,一定要留三分之一的胃口,去尝尝这里的烧烤,比如骨肉相连、牛肉串等,非常过瘾。


新京报记者 曲亭亦

编辑 李铮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