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万华人在巴黎的“反暴力要安全”大游行呼吁在欧洲产生了不小的轰动。外事儿(微信ID:xjb-waishier)注意到,BBC今天用了不少的篇幅来报道在法华人的处境,来探讨为何一向隐忍沉默的华人会如此这般发声?

  一场由街头谋杀引起的华人大反抗

  这事还得从在法华人张朝林的遭遇说起。

  今年8月7日,49岁的张朝林和同伴在巴黎北部郊区奥贝维利埃的街头被3个非裔青年暴力抢劫。为了抢走张朝林和同伴的钱包,歹徒们揪着张朝林的脑袋往地上砸。在医院昏迷5天后,张朝林不治身亡。

  在法遇害华人张朝林的葬礼。

  此事引发法国华人的极大愤怒。多年来,在巴黎、马赛等城市,包括普通市民、工人、留学生、游客等在内的华人,屡屡遭受歹徒暴力抢劫、入室盗窃,恶性事件举不胜举。张朝林的死,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8月份和9月份,成千上万的华人在奥贝维利埃、欧市、巴黎举行了3次“反暴力、要安全”大游行。人们举着“反暴力、要安全”的标语,要求政府改善治安、保障华人生命财产安全。

  华人在法国到底遭受了什么?

  面对对欧洲媒体的采访,许多年轻华人讲述了父辈和自己在法国忍受多年的种族歧视。

  缺乏安全感,走在路上担心随时被打被抢

  22岁的法国华裔刘戴维说,他走在巴黎街头总是感到恐惧。上小学时,他曾经在小巷子里被一帮年轻人殴打、抢劫。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直到现在,只要有一群人迎面走来,他都会选择过马路对面,以免遭遇不测。不仅他自己,他家里的每个人都曾被抢劫过。

  刘戴维的父母上世纪90年代初移民来到法国,刘戴维在巴黎出生、长大,曾在公共场合被问“是否吃狗肉”,被叫“春卷头”,还有人叫他滚回自己的国家,用自己的“小中国手”回国工作。

  从小到大,被捉弄、刁难和歧视是常事

  和刘戴维一样,几乎所有被采访的华裔都有在法国学校中遭受捉弄和刁难的经历。生理特点、文化习俗都能被同学们拿来嘲弄,例如华人学生经常听到“中国佬”“米饭”“小细眼”“柠檬黄的脸”的取笑,每当此时,华裔同学只有容忍。

  在巴黎19区做售货员的董海琼回忆:“到了初中,我经常被同学们掏口袋,看我有没有装钱。他们还常对我说中国人很脏、不礼貌,我从来不跟他们争执。”

  二代华人张旭说:“搬家以后,新邻居跟我说‘纸,别,地上。纸,垃圾桶’,并重复很多遍,好像我不懂法语。这些没完没了的日常性歧视让人厌烦和疲惫。”

  巴黎一家药店的药剂师林Kadeka说:“我跟顾客解释怎样服药时,经常有人回应说‘我听不懂你说的中文’。”而林Kadeka在法国出生长大,法语标准。

  隐忍不能解决问题,华人不愿再沉默

  为何华人屡屡成为被攻击、歧视和嘲讽的对象呢?一些当地人称,因为华人普遍勤劳善良,日子过得不错又隐忍。

  但是,既然一忍再忍都不能解决问题,在法华人终于行动起来,用“反暴力要安全”大游行来传达自己的呼声。这一举动引起法国朝野震动,法国主流媒体和BBC、美联社等国际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在8·21游行后的第二天,法国内政部长卡泽纳夫代表法国政府慰问了张朝林家属,并表示将和当地政府一起尽力在华人被抢高发区安置摄像监控。

  外事儿注意到,欧洲时报对此评论称,华人一直埋头苦干,从来不去主动争取,此次游行如果能改变现状,也是不小的变化。

  参考资料:BBC、国际在线、欧洲时报

  撰文:李雪莹 李凡宗 编辑:李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