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与欧盟这场“离婚”到底啥时候能结束?

 

别着急,最近几天应该就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结局了——因为,“脱欧”又双叒叕到了关键时刻。

 


英国议会下院13日投票决定,反对英国在任何情况下“无协议脱欧”。此前,12日,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再次否决了英国政府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英国舆论认为,这意味着该协议已名存实亡。

 

这份“加强版”协议是特雷莎·梅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于11日晚达成的,特雷莎·梅称她已经获得北爱尔兰“后备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希望议员们支持她的协议。


 

若是表决通过,英国将于3月29日根据协议正式脱离欧盟。

 

若是表决未通过,英国下议院将于3月13日就“无协议脱欧”进行表决。

 

若是“无协议脱欧”表决通过,英国将于3月29日无协议正式脱离欧盟。

 

若是“无协议脱欧”表决未通过,英国下议院将于3月14日就“是否推迟脱欧”进行表决。

 

若是表决通过,英国将与欧盟商议,延长“脱欧”谈判时间。在此期间,特雷莎·梅可与欧盟继续进行协商,然后第三次发起对其“脱欧”协议的表决。而表决之后是不“脱欧”,还是举行二次公投,抑或是举行大选,都不得而知。

 

但若是表决未通过,英国将于3月29日无协议正式脱离欧盟。


 

有点绕?看看下图就能清晰一些了。


 

所以,到底是按照特雷莎·梅的修改版协议于3月29日正式“脱欧”,还是3月29日“无协议脱欧”,或是3月29日不“脱”、延后再谈,这几天就能见分晓。

 

还是有点混乱?“外事儿”带你十问看懂英国“脱欧”。


 

一问:英国为何“脱欧”?

 

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了全民公投,民众仅需回答一个问题:英国是否应该离开欧盟。最终投票结果显示:52%民众支持“脱欧”,48%民众反对“脱欧”。英国“脱欧”成定局。


二问:为何正式“脱欧”日期是2019年3月29日?

  

英国于2017年3月29日触发《里斯本条约》第50条,正式启动“脱欧”程序。根据规定,英国需在两年内与欧盟完成“脱欧”谈判,正式脱欧。2017年11月,英国在“脱欧”法案中确认,英国正式“脱欧”时间为格林尼治时间2019年3月29日23时。


三问: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主要内容是啥?

  

2018年11月,首相特雷莎·梅与欧盟达成“脱欧”协议。协议主要内容包括:英国需支付欧盟“离婚费”390亿英镑;对“脱欧”后英国公民在欧盟、欧盟成员国公民在英国的相关事项作出规定;为避免英国北爱尔兰地区与欧盟成员国爱尔兰共和国之间出现硬边界,达成“后备协议”;英国“脱欧”后将有21个月的过渡期,以与欧盟重新谈判贸易协议;英国与欧盟达成政治宣言,确定“脱欧”后的英欧关系。


四问:为何特雷莎·梅的协议被议会否决?

 

2019年1月15日,英国下议院首次对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进行表决,最终以432票反对、202票支持否决了这一协议。其主要原因在于,许多议员对北爱尔兰“后备协议”表示担忧,害怕这一“后备协议”会让英国无法完全“脱欧”,甚至造成北爱尔兰地区的分裂。


五问:北爱尔兰“后备协议”到底是什么?

  

“后备协议”指的是,在英国正式“脱欧”后的过渡期内,若是英国未能与欧盟达成长期贸易协议,北爱尔兰地区将留在欧盟关税同盟中,以避免北爱尔兰地区与爱尔兰之间出现“硬边界”。


六问:特雷莎·梅本人受到哪些影响?

  

近几个月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已经经历了两次不信任投票。一次是2018年12月12日,特雷莎·梅所在的英国保守党对她发起不信任投票,但特雷莎·梅以微弱优势挺过不信任投票;第二次则是在2019年1月16日,英国反对党工党对特雷莎·梅政府发起不信任投票,梅政府也险险过关。


七问:特雷莎·梅为二次表决做了哪些努力?

  

为迎接周二的二次表决,特雷莎·梅已经先后多次与欧盟领导人进行协商。当地时间周一晚,特雷莎·梅与容克会面,在“最后一刻”达成一致,取得“突破”。特雷莎·梅称“突破”有两方面:一是北爱尔兰“后备协议”有了法律约束力,若是欧盟试图通过“后备协议”将英国绑在欧盟身上,英国可发起“正式抗议”;二是在政治宣言中加入联合声明,确保在2020年12月用其他安排代替“后备协议”。


八问:英国反对党对新协议有何表态?

  

工党领袖科尔宾并不认可特雷莎·梅所说的“突破”,称首相的谈判是“失败的”,与欧盟的联合声明也并未包含她此前所承诺过的改变举措。科尔宾呼吁议员们在周二的表决中否决特雷莎·梅的协议。


九问:欧盟有何最新表态?

  

在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首次被议会否决时,欧盟方面表态协议不可能再谈。但周一晚,容克还是与特雷莎·梅达成了一些新举措。不过,容克表示,若是英国议员再次否决协议,“不会再有第三次机会”。


十问:英国能否于3月29日正式“脱欧”?

  

请拭目以待。


新京报记者 谢莲 陈沁涵 编辑 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