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7日凌晨,艺人高以翔在录制综艺节目《追我吧》时突然晕厥,经过3小时抢救后离世。《追我吧》节目官方表示,经医院宣布,高以翔系心源性猝死。


艺人高以翔。微博截图


中国国家健康委员会网站指出,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占心血管病死亡总数的50%以上。心源性猝死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实施有效抢救。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的推广使用,对于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


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图/维基百科


据新京报报道,2020年1月12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孟令悦建议,通过立法推动AED的规范化布设,通过奖励机制鼓励更多人参与施救;同时,将AED的使用方式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让学生们强制学习。


据新华网报道,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熊辉提出,应该加强心肺复苏与“好人法”的普及,让公众知道怎么救,并敢于施救。


AED有何“功效”?


AED到底是什么?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网站显示,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可以被非专业人士使用,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


AHA网站称,大多数心脏骤停初期都是由心室颤动引起的,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最佳抢救时间内,利用AED对患者进行迅速“除颤”,同时配合使用心肺复苏,这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最有效的手段。在患者心脏骤停的情况下,除颤每推迟1分钟,其存活率降低7%-10%,AED也因此被称作“救命神器”。


根据AHA网站显示,在AED设备中,有一台内置的“电脑”,可以用于检查患者的心律,并对特定的心律失常进行诊断。“电脑”会显示患者是否需要除颤,如果需要,AED会发出提示音,引导救援人员按下电击按钮。这种电击会造成患者短暂昏迷,给予心脏“重新工作”的机会。提示音会全程引导救援人员,完成整个急救过程。


AED设备的电击按钮闪烁。图/YouTube网站


该网站还指出,接受过心肺复苏训练的非医务人员,如警察、消防人员、乘务员、保安和其他非专业救援人员都可以使用AED。另据研究表明,90%的AED能够诊断出需要除颤的心律。


据中国国际电视台援引新华社2019年8月的报道,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54万多例心源性猝死病例,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医院外。截至2018年,中国在各大医疗机构、体育馆、机场、地铁等公共场所仅安装了约15000台AED。


国家卫健委卫生应急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内还没有正规的AED课程。由于每个厂家生产出的产品不同,具体的操作方式也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是大同小异的,只要跟着声音提示就可以进行操作”。


AED在国外的使用现状?


美国:最早对AED救助进行立法


1947年,克劳德·贝克首次将体外除颤器用于人类身上。20世纪60年代中期,北爱尔兰的弗兰克·潘特里奇发明了便携式的体外除颤器。该设备自发明以来就备受关注,其中,美国是最早对AED救助进行立法的国家。


美国国家立法机构的网站显示,早在2002年,美国就为救援人员设置了专属的法律“好人法”。该法律规定,对于使用AED设备来帮助某些患者的人们(非本职工作一部分),若因操作不当或未提供充分帮助而造成患者意外伤亡,救助者不用承担民事责任。该项法律于2013年进行了完善,用来保护个人“见义勇为”的行为。


据美国Readiness网站显示,截至2017年,美国的公共场所中大约有320万个AED设备。由于各州的法律与规定不同,人们能找到AED的场所也不尽相同。该网站认为,320万个AED设备仍然是部署不足的。


→ 日本:便利店配备AED初尝试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政府于2004年允许在公共场所安装AED设备,并培训公众学习使用。从2005年开始,日本政府将学习使用AED列入中小学生日常培训项目,同时开设了心肺复苏课程。


据《日本时报》报道,日本于2014年对一款APP进行测试,该软件可以告知掌握心肺复苏术的人们,附近是否有人出现心脏骤停的现象。基于GPS的应用,可以为心脏骤停患者提供应有的帮助。


日本一款可监测附近是否有心脏骤停患者的软件。《日本时报》截图


截至2015年,日本全国共有60万台AED。日本政府正准备在24小时便利店内配备AED。目前,千叶县、三岛县、静冈县和冲绳县90%以上的便利店都装有AED。


→ 新加坡:将确保各选举区内皆有急救人员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2017年,在新加坡民防部队的帮助下,约有2000名居民接受了心肺复苏术和AED技能的训练,目的在于培训社区内的急救人员,使他们能够对医院外的心脏骤停病例作出初步紧急救援。


新加坡内政部部长指出,“未来几年将会培训至少2.4万居民,或者确保每个选举区内都有300名居民掌握这项技能”。


截至2017年,新加坡岛上的8个选举区内,约有460个AED设备。


新华社报道称,AED在公共场所的投放和配置数量是一个国家公共卫生现代化的标志性指标,一般以每10万人拥有量计算。根据《健康报》的数据,美国AED配置为每十万人有317台;日本是每十万人有555台;新加坡起步较晚,不过每十万人也超过100台。


中国AED的“明天”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9年-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预计到2022年和2030年,取得急救培训证书的人员将分别达到1%和3%。同时按照师生1:50的比例,对中小学教职人员进行急救员公益培训。


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及AED设备。


每5万人配置1辆救护车,缩短急救反应时间,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电话10秒接听率100%,提高救护车接报后5分钟内的发车率。


据新京报此前报道,日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公共交通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的推进会,试图加快解决火车站、地铁站、交通枢纽等公共交通场所AED的配置问题。北京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来北京市的每个地铁站都需要配备AED。


新京报见习记者 钱雅卓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