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顺义、昌平、大兴四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平原新城未来如何发展?

 

昨天,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并与5个平原新城的主要负责同志座谈,研究谋划新一年工作。对于新城的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在“产城融合”、“港城融合”之外,还首次提出了“校城融合”。

 

承接适宜功能产业,坚决清理浅山区违建

 

平原新城包含房山、顺义、昌平、大兴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重点地区。

 

据北京日报报道,对于新城明年的工作,蔡奇强调,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上狠下功夫,主要承接适宜功能和产业转移,着力打造首都发展新的增长极。

 

具体来说,要提高平原新城综合承载力,结合新版城市总规,抓紧编制落实分区规划;坚持减量发展,持续推进疏整促专项行动,清理工业大院,推进拆违工作,浅山区违建要坚决清理整治,坚持战略留白,为未来发展留出空间。

 

学校医院精准转移,加强新城间交通连接

 

“要强化承载配套功能,下决心提高新城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水平。”蔡奇强调,要研究制定公共服务需求清单,有序引导中心城区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资 源向新城精准转移。同时,要推动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加强新城之间的交通连接,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扎实推进“一刻钟服务圈”建设。

 

具体来说,亦庄要坚持低密度,加强新城配套建设,做基本无“城市病”的标杆。回天计划要积极推进,万户以上集中安置社区要同步解决公共服务配套。


要树立营城理念,用一流的环境吸引、留住企业和人才。坚持生态立城,强化留白增绿和大尺度绿化,各新城都要建设万亩城市森林公园。打好大气污染治理和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公园城市融为一体。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公号“识政”

 

实现弯道超车,防止产生“城市病”

 

“平原新城各区对中心城区适宜功能的承接,不是梯度转移、而是弯道超车,不是简单承接、而是更高质量的发展。”市长陈吉宁指出,要开拓视野思路,立足更大区域,深入研判自身面临的机遇挑战,用好市场机制和外部资源,吸引承接优质资源、优秀人才,提高自身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陈吉宁强调守住底线,在承接和发展过程中守好生态红线、建设规模上限、安全秩序底线和城市开发边界,控制好发展成本,防止形成新的“城市病”。


同时,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聚焦重点,在新一轮5G、智能制造、健康医疗等产业机遇中超前布局,提高产业的聚集度和竞争力。


智能垃圾桶。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公号“识政”

 

5个平原新城的具体发展方向,也有了对应的明确答案。

 

亦庄、顺义:产城融合


围绕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建设,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智能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等高端制造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产业化。

 

大兴、顺义:港城融合


抓住大兴国际机场发展契机,加快推进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和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办好天竺综保区,坚持港区一体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依托两个机场,大力发展会展业,吸引更多国际知名的会展与企业落户。

 

昌平、房山:校城融合


进一步优化良乡和沙河办学环境,打造一流的高教园区。高教园区要积极对接新城发展需求,建设一批有利于校城融合的创新平台。

 

昌平沙河高教园区2001年全面启动建设,共分为高校学府区、生活居住区、商业配套功能区三个区域。园区建成后人口将达15万人,共入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7所高校,计划入驻70个院系、170余个专业。

 

2018 年,中央财经大学13个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个学院整建制搬迁至沙河校区,6所入园高校已有13700余名新生入驻,累计进驻5个一流学科和10个国 家、省部级重实验室。目前,园区六所高校沙河校区全部开学,在校生总数超过3.2万人,有效承接中心城区人口和高等教育资源转移疏解。

 

良乡高教园区位于房山区良乡新城东区,2001年全面启动建设,2018年更名为“良乡大学城”。

 

自2004年起,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相继启用良乡校区。目前,园区内人口已达约5.5万人,其中,在园师生达3.35万人,其中学生约3.06万人。

 

2010年起,园区向集教育、科研、商业、居住、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城市社区发展。截至2018年6月,园区企业总数已达2476家,大学生创业团队已达52家。

 

昌平:“科学+城”


继续围绕搞活未来科学城做文章,抓好已有央企资源的盘活利用,重点解决空间利用低效问题,推动央企打开院墙搞创新。要加强与中关村科学城互动,积极承接具有前瞻性技术的企业和研发中心,推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要依靠自身禀赋优势,稳步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编辑 吴娇颖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