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的出海梦始于2000年,2018年联想的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超过七成。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称,未来,民营企业要想做大做强,还必须更加积极地走出去,跟全球领先的跨国高手过招。


“当下的我们更应该践行企业家精神,不能仅仅想着抄捷径、炒概念、挣快钱,而是要有实业报国的情怀,要有打造‘百年老店’的工匠精神,要有用技术、产品和服务造福人类的抱负,推动传统企业向智能化企业的转型升级。”杨元庆表示。


谈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要积极“走出去”


新京报:你怎么评价相关部门近日给民营经济发展开出的一系列药方?


杨元庆:中央对于民营经济的支持,让民营企业家群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与保护,改善了营商环境,鼓励了企业家创业创新,让我们感到十分欣喜和备受鼓舞。


新京报:民营经济要做大做强,你认为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杨元庆:未来,我们的民营企业要想做大做强,还必须更加积极地走出去,跟全球领先的跨国高手过招。过去许多企业走出去,可以凭借低价策略取胜,但是现在不行了,现在要靠技术和创新取胜。


过去很多企业走出去,只是把产品销售到了全球。变成一家“全球销售”的公司不难,但变成一家真正“全球化经营”的公司却不容易。


真正全球化的品牌和企业,应该有更高的志向,更大的勇气,在国际市场上打响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创造和创新,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谈人工智能:

泡沫破裂后活下来的公司会成功


新京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美两国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中国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弯道超车?


杨元庆:如果说信息化或数字化时代是由欧美主导,中国更多是在追赶的话,那么在智能化时代,中国大有机会成为引领者。


大家知道,推动智能化需要三个关键要素:数据,计算力和算法。


首先,我们有着巨大的数据优势。中国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每年光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等传统智能终端的销量就超过5亿,稳居全球第一;我们也有着显著的计算力优势。11月初刚刚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TOP 500最新榜单,中国超算上榜总数第一,有227套。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企业的信息化都是由像IBM、微软、Oracle、SAP等欧美企业引领。在行业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方面,群雄逐鹿,格局未定,中国企业大有机会。


新京报:人工智能目前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是否存在泡沫?


杨元庆:其实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是62年,基本上是三次兴起两个冬天,我们现在是处在第三次兴起的时候。


今天人工智能有没有泡沫,我个人观点还是觉得有泡沫的,尤其是一些公司估值很高,找不到支撑点。


所以总结起来说,泡沫是有的,但是泡沫这个词是中性词,会有一些公司遇到一些麻烦,在泡沫破裂之后存活下来的公司,真的是百里挑一,可能会做得非常成功。


谈商用市场:

未来IT的机会肯定在To B上


新京报:联想是较早布局商用领域的企业,你怎么看商用IoT的发展前景?


杨元庆:未来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万物智能,万物互联。人工智能对于行业的影响会更大,越来越多的商用IoT将开发出来并实现联网,成为整个智能物联网的一部分。


对于联想来说,我们将打造一种全新的业务模式,来催生更多的商用IoT。


未来,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比如智慧家庭、智能出行、智能制造等,联想都可以通过让各类不同的设备嵌入专门的芯片和模组,提供相应的协议或SDK包,变身为SIoT智能物联网设备,并和后台云计算能力相结合,从而整合成为行业解决方案。


联想希望通过提供系统化设计/咨询、SIoT个性化产品定制(设计/制造)、安装实施(Implementation)、运维/服务,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与服务,从而让更多的设备变得智能。


新京报:今年以来,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讲To B市场,你怎么看To B市场与To C市场的前景?


杨元庆:随着行业智能的发展,To B业务的增长潜力未来更是值得期待的,未来IT的机会肯定在To B上,不仅市场更大,盈利性也更好。


但是To B业务要建立起品牌形象,建立起品牌的信誉,不是一日之功。联想的业务覆盖了智能化变革所需要的三大关键要素:数据、计算力和算法,可以说,我们在这方面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同题问答


新京报:2018年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经济事件是什么?


杨元庆:最让我印象深刻且无比振奋的是今年以来,中央对于民营经济的支持。中央的政策让民营企业家群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与保护,改善了营商环境,鼓励了企业家创业创新。


新京报:2019年最看好哪项新科技?


杨元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我们进入一个智能化变革新时代。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融合也在加速。


新京报:你认为2018年中国经济最大的亮点是什么?2019是否会延续?


杨元庆:2018年最大的经济亮点,我认为是国家对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19年,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将会加速。

 新京报记者 马婧 编辑 徐超 校对 范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