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记者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了解到,经过3年时间,中国“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全面铺开,进入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阶段。截至2018年11月,全国共建立“扫黄打非”基层站点51万余个,先后创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两批次400个。


四川在城乡划分基层“扫黄打非”管理网格6万余个,已配备网格员近7.2万名,4000多个村的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在电视遥控器上通过数字电视机顶盒实现“扫黄打非”一键报警。在河南、广东、山西、北京、辽宁、宁夏等省(区、市),越来越多的地方建立起基层“扫黄打非”管理网格,将辖区内企业、学校、书店等重点场所和车站、闹市广场、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重点部位“一网揽尽”。浙江、甘肃等地还将“扫黄打非”管理模块嵌入综治监管网络平台,实现基层“扫黄打非”线索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网上全流程跟踪,借助大数据实现基层“扫黄打非”管理全覆盖、自动化、科学化。


据悉,基层文化安全隐患问题发现难、查处难的情况从而大力缓解。今年前三季度,浙江、江苏、湖北、广东、北京、上海等省市基层群众举报的涉“黄”涉“非”线索同比上升均超10%,由此破获了一批案件。浙江、福建、安徽、上海、内蒙古、河南等地“扫黄打非”部门,根据基层网格员、书店信息员、行政村“扫黄打非”信息员、快递公司快递员等提供的线索,先后破获邪教宣传品案、散发有害气功宣传品案、寄递销售非法出版物案等多起案件,及时抓获涉案嫌疑人,有效阻止有害宣传品及非法出版物的传播。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今年9月,随着“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扫黄打非”在基层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新京报记者 倪伟 见习编辑 于音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