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侯润芳)据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3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9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详情请点击: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19年经济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10月底会议,此次会议已淡化“去杠杆”。海通宏观姜超团队认为,考虑到今年环保约束放松后,空气污染再度抬头,我们预计,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或是2019年三大攻坚战的重心。


此次会议也未提到“楼市调控”。姜超认为,去年底会议强调要“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本次会议却未提及,而对比10月底会议已淡化楼市调控,意味着地产泡沫已相对可控,楼市调控或非2019年政策重心。


中信固收认为,去杠杆和房地产的隐去至少说明其非主要矛盾。今年下半年以来对于去杠杆的表述都有所弱化,10月末政治局会议中就未提及去杠杆部署,去杠杆和债务处置并非当前最主要矛盾。从年初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杠杆趋稳,到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把握好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允许在外部环境变化、内部风险酝酿的情况下阶段性放宽去杠杆政策转为稳杠杆。10月末和本次会议均没有提及去杠杆的进一步部署,至少说明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风险不确定的环境中,去杠杆和债务处置这一长期任务不再是当前短期主要矛盾。


此次会议释放出了哪些信号?以下是相关解读:


会议原文: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解读:


本次会议与去年底相比,措辞更为谨慎,重提“合理区间”。


海通宏观姜超团队认为,经济下行压力未消。事实上,在2016年7月底会议之后,政治局会议已不再强调“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或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直到今年7月底会议再次强调“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而10月底会议又进一步强调“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本次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与10月底会议一脉相承,反映稳增长的压力仍在上升。


不过,联讯证券李奇霖团队认为10月份的会议上指出 “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在最高层面上确认了增长动能放缓这一事实。而此次会议在回顾2018年的经济工作成绩时,都是偏正面的评价,没有提经济下行压力。


为何此次未提?李奇霖认为,可能是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以年度为周期来看,今年的增长、通胀、就业等指标,都能够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在内、外环境都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实属不易。另一方面,可能是中央对于经济下行的容忍程度上升。10月的政治局会议没有提到扩大内需,从最近两三个月的政策来看,也确实没有大搞刺激,这和以往经济下行周期的应对政策明显不同。


在重提“合理区间”的背景下,如何看待未来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申万宏观王健、秦泰团队认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再一次强调“六稳”,意味着稳增长仍然是2019年的主要任务。预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望更加积极。尽管本次会议并没有着重提到减税,但预算赤字率有望提高至3.3%或更高,以支持基建扩张和更大幅度的减税。预计2019年基建投资(不含电力)有望缓慢回升至6%;而增值税减税政策也大概率将推出,其中最可能的方式是下调16%一档的增值税率至13%,静态对应财政赤字率扩张约0.7个百分点。增值税减税有望与个税减免共同促进消费品增速小幅提升。货币政策方面,存准率至少存在200个BP的下调空间以支持实体经济;我们认为基准利率调整的概率不大,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下调仍是可选项。基于内需托底,而外需不必过度悲观的判断,预计2019年GDP有望实现6.4%的增长。


会议原文:


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解读:


在此次会议中,“六个稳”紧跟在“合理区间”之后,顺序未变,稳就业仍首当其冲。“这也意味着,稳增长的核心并非稳经济增速,而是稳就业。”姜超表示。


中信固收表示,整体上,本次会议对2019年的经济工作目标的主基调仍然是“稳”字当先,反映中央对明年的宏观经济形势跟今年年中会议时的相比并没有转向乐观的迹象,当前的政策组合大概率将继续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六稳”之后,增加了“提振市场信心”的说法。


李奇霖团队认为,今年股票市场整体经历了明显的调整,10月中旬开始,决策层大力度稳定市场。国务院、一行两会领导喊话释放积极信号,监管机构出台了不少实打实的政策,比如银保监出台了《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允许银行理财子公司对资本市场进行投资。


国务院领导将各类稳定股票市场的措施概况为五个方面:稳定市场、市场基本制度改革、鼓励市场长期资金参与、促进国企改革和民企改革、扩大开放,并在国务院金稳委会议上要求政策落实。


政治局会议上,通常关于股票市场的内容不多,这次会议指出“提振市场信心”,进一步夯实了政策底。未来可能有更多的政策出台,包括加大对外资开放、市场基础制度改革等。


会议原文:


要辩证看待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继续抓住并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信心,把握主动,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解读:


姜超认为,从会议表述来看,“战略机遇”或将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高端制造。会议强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根据统计局的统计,2017年我国“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15.7%,名义增速14.1%,而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同比增长34.1%,并呈逐年加速之势。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正在为经济提供新动能正在不断壮大。


二是扩大内需。会议强调,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性水平。美国公布的10月自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增速已经出现回落,意味着“抢出口”效应或已开始减弱,而目前中美暂停贸易摩擦升级,中国近期将增加对美农产品等进口。未来在扩大开放、增加进口和“抢出口”效应消退的背景下,我国贸易顺差将趋收缩,外需对经济的拉动将进一步减弱,亟须扩大内需、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来应对。


三是改革开放。会议强调,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去年底以来,历次政治局会议对改革开放的强调持续加强,但都重在强调加大力度。而本次会议一是更强调“加快”改革,意味着2019年经济体制改革有望加速推出;二是强调“全方位对外开放”,这一表述与去年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更进一步,意味着2019年将继续扩大开放,既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也以开放促改革。


会议原文:


要保持战略定力,注重稳扎稳打,加强协调配合,聚焦主要矛盾,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


解读:


李奇霖团队认为,政策将更有针对性,注重实际效果。7月政治局会议指出 “抓住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加以解决” ,10月政治局会议延续了同样的说法,随后有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环保不再一刀切、政策缓解融资难、集中疏解股权质押等。


此次会议延续这种说法,还指出“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未来政策执行更注重结果导向,避免之前常见的部委和地方过度执行、出台多个文件反而使结果出现较大偏差等,具体措施包括政策更加有针对性、部门之间加强统筹、注重政策执行中的反馈等等。


刘晓博持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的提法非常重要——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高层坚持不“大水漫灌”,而是“定向印钞”滴灌给实体经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力争保持资产价格稳定,避免刺激楼市,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系列财政、税收、货币、产业等政策,最终达到一个“最优组合”,去追求“最大整体效果”。总之,不走老路,要创出一条新路。


会议原文: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解读:


李奇霖认为,这种提法,在政治局会议上属首次,这和当前所处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


中美贸易冲突是影响今年资本市场的核心变量之一,但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目前有限。今年1-11月对美出口增速12.9%,高于整体的增速11.8%。前11个月对美贸易顺差2935.2亿美元,占总贸易顺差的98.0%。无论是中美谈判如何,2019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大概率将收窄,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将减弱。因此,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高内需对增长的贡献率,尤为重要。


中金持有类似的看法。在中金看来,2018年国际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使得2019年的增长中更加强调内需。从本次政治局会议精神来看,会议强调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可能意味着内需在稳增长的重要性继续提升。同时可能会继续保持定力,按照既定节奏继续对外开放。另外,也强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可能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也是政策鼓励的方向。更加详细的经济工作导向可能需要等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的信息披露。


李奇霖团队表示,预计未来可能采取的举措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继续减税降费,提高居民和企业部门的分配占比。


二是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消除一些行业的进入壁垒,多样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三是贯彻遏制房价上涨的精神。近几年房价上涨导致居民杠杆率较快上升,国际对比来看中国住户部门的还本付息压力不小,也对居民消费有所抑制。


不过第三点能否落实,取决于政策在短期增长和长期风险之间如何平衡。是否会放松地产调控,这也是当前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会议原文:


激励干部担当行为


解读:本次会议提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而2017年底会议的表述是“要树立正确政绩观”。


如何理解此次的表述?


李奇霖认为,在防范地方隐性债务压力下,2017年年初开始,针对地方债务监管的文件密集出台,也惩罚了一批地方政府和城投的领导。在当年7月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还把地方债务问责机制上升到了“终身追责、倒查责任”。


目前看,地方政府和城投的积极性减弱,从预算软约束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今年前三个季度,基建投资断崖式下跌,也与地方政府在其中的“杠杆”作用收缩有关。


这次会议指出要激励干部担当行为,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未来或许会出台更多的激励相容政策,在遵守一些底线之内,如隐性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可能会有更大的政策空间。


申万宏观王健、秦泰也表示,这一表述是强调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性。表述主要是针对于今年来地方政府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基建投资回升缓慢,财政存款沉淀较多。预计2019年有望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并鼓励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积极财政的效果有望更好落地。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编辑 刘晓阳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