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的新年愿望,是新年开工后,头发能少掉几根……元宵节一过,假期彻底与我们摆手说再见,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烦心事——学生写毕业论文愁就业,“社畜”有太多人生大山摆在眼前,愁工作,愁钱袋,愁未来……我们生活在以“焦虑”命名的时代。


“社畜”(shachiku)是由日本的会社(kaisha)与家畜(kasaku)组合而来,比喻为公司当牛做马的上班族。在日剧《我们无法成为野兽》(獣になれない私たち 2018)里,新垣结衣饰演的一位女白领,因为顺从,身兼多职,被上司当狗一样来使唤。图为该剧剧照。


“焦虑感”已经太过常见,我们似乎已经学会了与之共处,大不了像一根被拉扯到失去了弹力的橡皮筋一样活着。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那么心宽,焦虑着,焦虑着,焦虑来了一身病。


实际上,有数据显示,“焦虑症”已经超过“抑郁症”,成为人类头号精神健康大敌,而我们对此却浑然不知。(《这是全球最大的精神健康问题》,世界经济论坛中文网,https://cn.weforum.org)“焦虑症”不同于“焦虑感”,它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生活。你可能会因为担忧未来而寝食难安,甚至会有头晕、腹部疼痛、心率失常等身体反应。更有甚者,会同时出现抑郁症的症状,乃至精神崩溃。


每年,我们都会看到有博士不堪压力而自杀的新闻见诸报端。今年2月14日,人们在合肥某水库芦苇荡里发现了失联多日的中科大博士的遗体。这名博士生的导师要求高,读博6年来未发一文。人们感慨为什么有人能那么好毕业,有的却只能逼人入绝境。然而更重要的问题也在于,为什么我们中大多数人,还在放任焦虑把自己推向深渊呢?


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人际精神分析学创始人、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作品《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等中译本。


今年是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塔克·沙利文逝世70周年,而今天,则是他的生日。127年前的今天,沙利文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诺威奇,并在日后的人生中,对精神病学做出了他的贡献。在沙利文的理论中,他提到了“焦虑”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焦虑”虽然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情绪,却有着正面的“社会化”作用。沙利文认为焦虑来源于自我评价与外界评价的不一致,“焦虑”有助于帮助我们调整自己的社会位置。但当体系失衡,“焦虑”可能会把人推向精神上的崩溃。


在焦虑密雨中前行的我们,是时候来了解一下我们的社会制造出一个怎样的“敌人”了。


“焦虑感”还不是“焦虑症”


我们生活在一个以“焦虑”命名的时代。住房焦虑、生育焦虑、就业焦虑、外形焦虑……然而这些“焦虑”只是“焦虑感”。


“焦虑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它是人类常见的生理反应,就像兔子预知危险时会竖起耳朵,四方探查,腿部施力加速逃离。人类也有这样一套应激系统。


延伸阅读·理解焦虑


《你好,焦虑分子》,作者: [法] 阿兰·布拉克尼耶,译者: 欧瑜,版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2016年9月


上海纽约大学心理学者王怡蕊在科普文(《让我们谈谈焦虑》,知乎网)中谈到焦虑是一种“烟雾探测器”,大脑的杏仁核接受到报警信号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HPA)兴奋,分泌相关激素,促进机体思维加速、注意力集中,呼吸急促保证氧气供给,大量血液和能量供给肌肉群,如果太过紧张,肌肉可能会颤抖。


原始人类比我们现在更需要这套应激系统,他们生活在真正的“丛林”之中。而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危险”截然不同。它们不再是外在的风险,也不会对生命造成直接的威胁,它们是一系列沉重的“负面期待”,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想逃却不能逃——小到考试、演讲、工作考核,大到购房、孩子上学、家人重病……我们恐惧未来,恐惧结果的到来,焦虑笼罩下的生活,就像逼着自己“憋气”一般,憋一会儿让你松快几分钟,再逼着你继续憋下去。


“焦虑感”发展为“焦虑症”的外在指征,是它已经严重影响了你的生活。你会不顾一切去逃避,为琐事整日烦忧,你还会有生理反应,这是大脑错误接收信号的结果,你可能会心跳过速,胃疼,胸闷,恶心,四肢麻痹……身体就像患器质性疾病一样不适,但去检查,确查不出什么来。


当发展到有身体症状,患者多次求医,只会屡屡碰壁。


焦虑症,超越抑郁症的头号敌人


2019年年初的达沃斯论坛,将精神健康列为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呼吁停止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论坛中,一位嘉宾问在座有多少人的亲戚朋友或者自己有精神疾病,台下不少人举起了手。1月底,达沃斯论坛官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内容令人震惊——焦虑症的广泛程度,已经超过了抑郁症,成为精神健康的头号敌人。


2019年达沃斯论坛上,嘉宾提问有多少人身边的亲戚朋友或者自己有精神疾病。论坛中提到,据估算,精神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一年要花掉约2.5万亿美元的财政支出,是一笔数额巨大的支出。而在很多低收入国家,90%的精神疾病患者没有受到任何资助支持,这类国家平均下来,精神健康财政支出只占医疗预算的1%。


据临床医学学术平台MedSci(梅斯医学)文章,世界上每5个人里面,就有1个人被焦虑所困扰。而据美国华盛顿大学卫生计量和评估研究所(IHME)数据,全球约有2.75亿人患有焦虑症,约占全球总人口3.83%,若分摊至各个国家,约占各国人口总数的2.5%-6.5%。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3.77%,略低于焦虑症。


数据来源:Our World in Data。图片转引自世界经济论坛中文官网: https://cn.weforum.org。


我们现在对“焦虑症”有多了解?答案可能不太乐观。


目前对于焦虑症的医学研究,仍停留在初步阶段。医学发现了很多跟焦虑有关的现象,但还不能说出所以然。据MedSci整理(《近期焦虑症相关研究进展》,MedSci,http://www.medsci.cn),目前治疗焦虑症的药物都只是针对症状,而不是针对根本原因。最新研究提示焦虑可能跟遗传有关;严重焦虑症会引发继发性抑郁症;防御自杀除了关注抑郁症外,也应关注焦虑症……可是焦虑为什么会导致抑郁,焦虑为什么会产生自杀念头,焦虑为什么会破坏我们的大脑,这背后的机制,依然是未解之谜。


与此同时,我们对“焦虑症”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当抑郁症因为一系列自杀事件而引起社会广泛讨论的时候,公众对于焦虑症的危害仍然知之甚少。很多人依然任由自己被生活和焦虑的神经,推向崩溃的边缘。


我们是否需要放过自己?


很多焦虑症患者会自己劝自己不要紧张不要慌,家人也是如此宽慰之,但是越劝越没用。王怡蕊解释说,这是因为大脑分管情绪和理智的,是不同的区域。而大脑进化史表明,情绪中枢是原始人类行为、决策的主要控制区,理智中枢是后来在演化过程中渐渐发达起来的,理智和情绪打架,你说谁能打得过谁呢?


大脑前叶负责理智思考,即标号13的区域。情绪中枢位于6的区域。


精神焦虑症始于不安,不安可能源于一场重大的人生变故,可能源于重大抉择的压力,也可能源于长久积压的负面情绪。最终,不安、紧张将被恐惧代替——害怕精神和身体状况永远都改善不了,自己将一蹶不振。只有少数人会走到被“恐惧”笼罩的这一步。如果到了一步该怎么办呢?


目前最好的答案只有两个字——放弃。抵抗不仅是徒劳,还可能会加重病情。


澳大利亚籍医生克莱尔·威克斯在《精神焦虑症的自救》一书中,说到自己能理解焦虑症者的困扰,因为她也曾深受其害。她对焦虑症的描述,让很多同病相怜的读者不禁落泪——


“你在进行一场勇敢的抵抗,你的勇气虽然用错了地方但值得称赞,你醒着的每分每秒,或许都在拖着冒汗的双手和紧绷的肌肉与疾病抗争,你恐慌,你以为自己要死了,你不停地在寻找解决痛苦的方法,但结果却连连碰壁……”


克莱尔·威克斯:澳大利亚医生、健康作家。以认知疗法进行精神焦虑症治疗的先驱。


虽然这是一场顽强且勇敢的抵抗,但想要摆脱困扰,则需要放弃抵抗,面对、接受、超然、等待。逃避没有用,恐惧无法消除,有人会选择用工作麻痹自己,但带着恐惧去工作,也只会加重病情。我们只能接受,接受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意识到这对身体不会有太大伤害,我们不会死,只需要等恐惧的感觉,慢慢过去。


《精神焦虑症的自救》,作者:克莱尔·威克斯,版本: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2年11月


冒着焦虑的密雨前行的我们,需要彼此安慰


克莱尔·威克斯的《精神焦虑症的自救》写作时间,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书里提到的,很多已经是老生常谈,但相较于市场上其他工具书式的自救指南,这本书在今天仍受到大量读者的认可。有中国读者在网上留下这样的评价:“amazon上有近五百条review,四星半评价,很多人都说是坐在书店的地板上翻开、第一次阅读就忍不住哭泣,看到这里我也落泪了,读者们纷纷留言说很遗憾作者已经去世,想把最深的感激留给她。才知此人曾获诺贝尔奖提名。”


亚马逊读者评价:


@kasuna:我读过的其他讲焦虑症的书感觉冷冰冰的,并没有囊括我所经历的焦虑症。但这本书包含了所有形式的焦虑,因为它从我们大脑如何产生焦虑讲起,用很私人化的方式。(读书时)威克斯博士的声音在我脑海中响起,像一个亲切的老夫人。


@SMSeattle:我知道还会有其他资料,但请让这本书陪伴你。作者的爱是平淡的,她写下的每个字都伴随着深切的关怀,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她知道我们在忍受着什么。


读者的认可,是因为受到“安慰”的力量。它不像医生那样冷冰冰地告诉你“你没病”,而是在耐心地解释给你听,在劝你,在安慰你。


精神分析学家沙利文在分析精神分裂症时,提出了从人际环境中去思考病症的方向,他认为像弗洛依德那样单纯思考心灵是错误的。人始终处于人际环境之中,焦虑也来源于人际环境体系的失衡。


他在《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中提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童年时期因人际关系失调而产生严重焦虑,从而导致经验组织的分裂。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作者: 哈里·沙利文 ,译者: 李维 ,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12月


沙利文认为,在婴儿时期,焦虑来自于无助的特性,此时婴儿会通过哭泣来获得父母的关注,从而获得安全感和生理上的满足。随着年龄增长,个体在儿童时期会形成获得满足和安全感、降低焦虑的自我体系。此外外界对个体的评价,需要与个体对自我的评价保持一致,否则就会产生焦虑情绪。


或许,克服“焦虑症”,也需要回到人际情境中去?克莱尔·威克斯也说,精神焦虑症患者的家人和朋友,要找对和患者沟通的方式。在焦虑的密雨中前行的我们,需要彼此的理解和宽慰。药物虽然可以缓解症状,电击或许可以在临床上表面出良好的效果,但医治精神焦虑的根本,是医心,是医人。


写在最后的话


我会注意到焦虑症,是因为我曾经也因为它痛苦过。在研究生开学前两周左右,我突然陷入某种焦虑,此后开始低烧、心跳过速,开始以为是感冒,直到低烧持续了一周都不退。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让我住院了,他担心是心肌炎。第二天进一步检查结果出来后,否定了初步诊断。三天后,我出院了,没有确诊,医生说,回去歇两天可能就好了。


接下来的半年是我的噩梦。我陷入新的“疑病”焦虑中,每天像得了强迫症一样反复量体温,测心跳。在家躺了不到两天,就开始疯狂找医生,前后不下三十位。通过搜索引擎,单低烧长时间不退这一症状,就可以联想到太多可怕的疾病。


可得到的回复,要么是你没病,回家去;要么是我们科室没事,换个科查查。我紧绷的神经有次在一个老医生面前爆发,哭了出来,他说带我去找他一个朋友看看。


延伸阅读


《焦虑的现代人》,作者: [美] 卡伦·霍妮 ,译者: 叶颂寿 ,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12月


新医生看了我的检查记录,说要跟我赌一赌:“我先不告诉你是什么病,给你打两针,如果心跳慢下来了,你不要哭,听我的话治病好不好?”


“我会死吗?”“不会。”“会不会花很多钱,会不会倾家荡产?”“不会。打针很便宜的,几十块钱。我再给你开点药吃,也都不贵的。”


当时张皇失措的我心智已经倒退回幼童,这个医生让我受到莫大的安慰。后来他在我脖子上打了两针,旁边助手边测我的心跳,果然一针下去,心跳就慢了。(我至今也不清楚其中原理)就这样我每周去看他一次,打一次针,吃他开的药,三周后他告诉我,我的身体症状是抑郁症与焦虑症导致的植物神经紊乱。


“怎么可能”,开什么玩笑,“我又不想自杀。”对着心理科的检查结果,我还是不相信,那些测试的效度又不是百分之百。


“抑郁、焦虑不一定都想自杀啊。”


“所以我没病?” 


“不,它们不是情绪,是病,是大脑的病,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它们的成因。但它们会改变你大脑分泌的化学物质,会让你不快乐,让你身体有反应。我开始不告诉你,是怕你情绪影响诊断,三周下来我基本可以确定了,你的低烧和心跳过速,是因此而起的。”


我一直很感谢这位医生,他很耐心,想了这么个方法,帮我稳定情绪。虽然我彻底停止求医是在半年以后,但因为这位医生,我渐渐没那么疯狂地怀疑自己会死,害怕家里被医药费拖累死。有个因为焦虑抑郁而出现身体反应的亲人当年也如我一样疯狂求医,被折磨了好几年才走了出来。有研究表明工作狂得焦虑症的概率要比普通人高出很多,工作狂对行动的目的性要求太高了,一如我自己,不肯相信养着就能好,一定要找出病因。


遭了这番罪,想想最初那微不足道的焦虑源头,我才真正意识到,人啊,哪里有什么必须要抵达的终点?何必呢。


《丈夫得了抑郁症》(ツレがうつになりまして 2011)剧照。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剧中人物髙野干夫(堺雅人 饰)看似平静的内心渐渐失衡,甚至一度企图自杀。他和妻子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也在相互扶持的道路上获得了久违的快乐。


作者:猫薄荷

编辑:西西、榕小崧;校对:薛京宁。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我们的头号精神健康问题,并非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