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京市政府的交通问题顾问。每次开会都要提建议,我的建议多属“软件”范畴。何谓软件?硬件更好定义,工程多属硬件,比如南水北调,比如公路地铁。软件要宽泛得多。与上述硬件对应,居民的用水方式、出行习惯可称软件。好的软件就是合理的行为方式、消费习惯。

 缺了软件,再好的硬件也将事倍功半,甚至无济于事。比如南水北调,如果不搞节水,不改变公民的用水方式,耗资天文数字的工程修好了,早晚要用干耗净,那时麻烦就大了,将濒临绝境。硬件耗资巨大,但其实比软件好搞。硬件无非要求工程师设计到位,政府狠命砸钱。要改变亿万人的习惯和心性,才是难乎其难,乃至不知所措。

 本文要谈的软件就是交通习惯。何谓合理的交通习惯?

 就是有车不一定开。1995年,一个日本大牌汽车记者闻我反对轿车,特来对话。我说多数人开车上班,反而更慢。他说:说得对,但我还是拥护多数家庭有车。我问为什么?他说:有车上班不用,可以假日出游,大宗购物时用。这虽然不合我的理想,还是觉得有其道理。其实东京人就是这样的。他们的轿车比北京多,可是东京交通出行中轿车占33%,出租车3%,公交64%;北京则是轿车占34%,出租车7%,公交39%。

 就是开车不一定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美国、日本大城市的很多市民开车到轨道交通的车站,换乘地铁或火车。

 就是每车不是一人,所谓合乘、“拼车”。

 就是上下地铁效率高,少内耗。就是地铁的自动梯上,右边站,左边行,求舒适的和求快捷的各得其所,两不耽误。

 就是步行与乘车达成最优之组合。多日不见,惊问一个官至副部的老同学身体如此之好,他说每天步行50分钟上班,天天如此。我觉得很多人可以选择步行上班乘车下班,或乘车上班步行回家。这不大大地缓解了公交的拥挤吗。我们地铁的链接已经无可奈何地搞成了今日之模样。大家干脆想开了,换乘就当锻炼。那时间没浪费,每天走走有什么不好,如此交通组合甚至接近最优。

 以上便是我之“合理的交通习惯”。有些靠个人的明智便可完成选择,有些则有知识的依赖,有些更需凭借社会习惯,比如拼车,再比如地铁上下车。

 习惯怎样从不合理走向合理?

 其一,靠制度的杠杆。比如洛杉矶的道路限行,我们的尾号限行,都会驱赶人们去拼车。再比如按照地皮价格征收停车费,会驱使人们进入拥挤地区时斟酌出行方式。制度是促进良好习惯生发的杠杆。

 其二,靠宣讲、示范和沟通渠道。

 交通部门应该利用电视上的公益广告,以生动有趣的方式长期向公众传播交通知识。高速路上的0米、50米、100米标准线,交通灯中的黄灯,功能是什么,这一常识10个开车人竟有8个说不清。如此,这功能就不能发挥其作用,也便增加了交通的隐患。再比如高峰期的地铁拥挤到极点,减少车次间隔的阻力之一是乘客上下车的速度。中国人地铁上下车的素质最低,常常是上车的和下车的同步进行,互不相让。交通部门可以在下面通过模拟试验,筛选出众人最佳的上下车方式,通过电视为大家示范,并告知其他方式要耽误多少时间;可以为大家算大账,算小账,里里外外讲清不同上下车方式的得失,演示最佳方式。

 地铁的选择其实是和步行结合的。理想的都市地铁网络可以达到:任意地点距离其最近的站点不超过1.5公里。就是说,乘坐地铁加上一头一尾步行2公里,可到达全城多数地方。当然地铁还要换乘,国内的换乘链接偏偏不理想。要鼓励人们乘坐地铁,就要鼓励人们步行。恰好鼓励步行不是忽悠人,是确有好处。地铁加上步行,不仅是时间稳定且比较快捷的交通方式,而且包含了被迫的锻炼身体,还因为一些人增加了步行而缓解了公交车辆的拥挤。所以市交通局、卫生局等部门,该联手宣传步行,那是一石三鸟。

 再说拼车。美国和俄罗斯的拼车都是随机的,反正是双赢,相逢何必曾相识。中国社会的低信任决定了,我们搞不来那个。我们陌生人的拼车要通过网站,交换信息,见面,签订合同,长期拼下去,多数人不来一次性的。我的学生调查发现,拼车友实践中最重视的竟然是兴趣相投,即能否说得来。如是,行程中少了寂寞,多了趣味。有鉴于此,拼车网站的信息交换中,应该强调兴趣的填写,甚至排序填上三项兴趣,以增加匹配的概率。

 从地铁与步行,拼车与投缘中都可以看到,两个以上的支点托举的行为最有吸引力,最可持续。宣讲要注意这种“广角”,不要单线,单线像宣传。要兼及个体与群体的利益,只谈群体也像宣传。摆脱说教的味道,就要重知识,重趣味,兼顾个体与群体。

 太史公云:“居之一岁,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百岁,来之以德。”大德者,非舍身救人之稀罕品德,乃符合每个人利益的行为习惯。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在当代都市中,格外需要我们刻意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