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评论

  有一个问题严峻地摆在地方政府的面前。

  当土地出让根据中央“国十条”精神,由价高者得改为综合评标之后,北京市乃至全国城市土地出让金将面临大幅萎缩的局面。最早出台土地变革新政的北京市,正在遭受这方面的阵痛。

  本周,三块综合评标地块开标,金融街以18亿元在5家投标者中价格排名第4拿下昌平区北七家地块,万科中粮联合体9.8亿以第二高价夺房山长阳3号地,北京建工以14.02亿第一高价拿下长阳8号地。媒体对此褒贬不一,或说倒数第二高价也能拿地,或说房山诞生新地王。这正反映出坚决执行中央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与土地财政收入减少的矛盾。

  此前,市财政局长在给市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时已指出,虽然前4月北京财政收入同比增3成以上,但“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逐步到位,……极大地增加了财政收入的不确定性,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态势预计不可持续”。要知道,前4月北京市财政收入增加的背景———今年一季度北京土地成交总额就已超过去年的一半,达473.4亿元。

  全面扭转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尚需机制大调整,需要时间。在此之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合适条件下,应尽快让大量土地进入市场。

  这一做法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只有加快土地供应步伐才能有效改变市场预期。

  严厉的对需求强制压制的调控政策,当然也能改变市场预期,但正如某位经济学家指出的“凡涉及真金白银的事,不是靠红口白牙或者白纸黑字能够解决的。以真金白银为基础的叫理性预期,其他则为非理性预期”。

  虽然北京今年的土地供应计划也已经出台,但几百万平米的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土地供应,仍是一个大而模糊的概念。开发商能看到的只是市场上正在或即将交易的土地,而购房者能看到的只是开发商推出新盘的多和少。

  早在4月23日,上海就一次性公布105幅地块的推地计划,总建筑面积达500多万平米,创上海土地出让历史之最。5月11日,广州也将全年500多万平米居住用地计划全部推出。但颇有意思的是迄今为止,沪、穗落实中央“国十条”的地方细则仍“待字闺中”。□潘宇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