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可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15分钟可检出水质是否污染

   本报讯 (记者杜丁)为加强北京饮用水水源安全,总投资5134万元的“城市重要水源及影响区域污染预警系统”明起将开始为期一年的试运行,预计明年5月底正式投入运行。北京市水务局昨日消息,该系统覆盖了全市重要供水水源、取水口及引水渠,将实现对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

  水源地到市区有三级监测

  该系统将实现从水源地到市区三级监测状态。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马晓嵩表示,第一级监测是在重要水源及取水口选择20个站点建设了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站,在京密引水渠、怀柔水库库区、官厅黑土洼、海淀翠湖等处建立了31个视频监测点;第二级监测是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水质监测中心配置有应急监测车,可以对突发水污染事故进行现场监测确认;最后,市自来水集团监测中心和水文总站配置有实验室设备,对污染预警通过取样,进一步确认污染情况,形成了第三级监测。

  监测过程全部电脑完成

  昨日上午,京密引水渠温泉管理所水质监测站点河内,监测设备放置在水中采集水样,水样经过水管抽入监测站,进入超声波水样处理系统,接着,处理后的水样通过室内管道进入测试仪器,数据每隔10—15分钟不断更新。

  马晓嵩说,设备自动采集完数据,将上传到二级监测单位,二级单位如果发现污染预警,将会下发到三级管理单位,让其去现场确认。三级单位确认后再把信息发回到二级单位,二级单位会派检测车到现场检测污染范围,并上报一级监测单位,“整个过程都是电脑流程完成。”

  “过去对水质监测采用人工取样,一次检测的周期比较长。现在采用设备自动监测,一般区域每隔15分钟就能对水质进行检测,15分钟就能出检测结果。”马晓嵩说,如果发现取水口的情况比较异常,每隔1分钟就能对水质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