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罗马剧场】

  □皮革业(媒体人)

  1972年,在拍摄《亡命大煞星》(The Getaway)时,萨姆·派金帕已经非常有名。让他在好莱坞出名的,除了奠定江湖地位的《日落黄沙》,还有他在片场的坏脾气,以及毫无节制的酒瘾。当时有记者问到关于拍摄期间喝酒的问题,派金帕的回答是——我清醒的时候根本没法拍戏。

  《亡命大煞星》里有一场戏。好莱坞史上头号硬汉史蒂夫·麦昆(Steve McQueen)演的江洋大盗,在得克萨斯蹲了四年大牢,出狱回到家里,觉着肚子有点饿,扮演妻子的艾丽·麦古奥(Ali MacGraw)问他要吃点什么。麦昆想了想,认真地说:威士忌。

  也许,对派金帕来说,威士忌不仅是他的“食物”,更是他的信仰。同样皈依于此的,大概还要算上The Doors的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因为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比他更适合演绎《Alabama Song》,半醉半嗨地唱着“Show me the way to the next whisky bar. Oh, don't ask why”(带我去下一间威士忌酒吧,别问为什么),原因也在歌里,“如果找不到,我们一定会死”。当然,莫里森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他最终没有找到下一间威士忌酒吧,1971年的夏天死于巴黎。

  有一种说法连接起这两位酒神的信徒。派金帕一直想拍亡命匪徒“比利小子”的故事,曾把莫里森视为理想人选,但等项目启动的时候,后者已经过世,于是找了相貌相近的乡村歌手克里斯·克里斯托弗森(Kris Kristofferson)。当然,这也许只是The Doors歌迷与派金帕影迷的一种一厢情愿。值得欣慰的是,在最终完成的《比利小子》里,鲍勃·迪伦(Bob Dylan)不仅贡献出自己的首次银幕表演,还留下了《Knockin' on Heaven's Door》——著名的“叩响天堂之门”。

  派金帕在片场闹酒的记录要追溯到1964年。拍电视剧成名的派金帕,开始在电影界崭露头角,他的西部片《午后枪声》颇受好评。大明星查尔顿·赫斯顿(Charlton Heston)主动给他打电话,提出要一起合作。派金帕一直想拍在大小河战役中被印第安人围歼的卡斯特将军,他手头有个类似的剧本,于是就有了《邓迪少校》。其实,片中那位偏执于自己的理想,最终被自负与野心所吞噬的主人公,也正是派金帕人生经历的写照。

  《邓迪少校》是派金帕第一次拍摄大制作影片,除了赫斯顿,还请到理查德·哈里斯(Richard Harris)跟詹姆斯·柯本(James Coburn)等明星。派金帕执意要到墨西哥全程实景拍摄,结果触怒了哥伦比亚高层,在开机前临时决定,减少150万美元预算,摄制周期压缩15天。被郁闷和压力笼罩的派金帕,开始在片场喝酒,每天都大到不成,脾气也坏到要死,至少开除了15位剧组成员。一天,拍摄外景战争场面,半醉的派金帕对男主角赫斯顿破口大骂,赫斯顿也没客气,直接催马挥刀,向导演冲了过去。拍摄到后期,派金帕有时候实在喝得太多,赫斯顿只能亲自兼任导演,负责现场拍摄。多年以后,在好莱坞甚有威望的赫斯顿回顾起自己的演艺生涯,说这是他唯一一次在片场威胁导演。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