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一户尚未改造的旧农宅,当地称为“四角硬”。通讯员 林琳 摄


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一户农宅抗震节能改造已经进入尾声。通讯员 林琳 摄

  比照城区新建房8度抗震设防,冬季室温提高5-6℃,北京市政府每户补贴2万元

  新京报讯 (记者马力 李欣悦)中午浓烈的日头下,混凝土车孜孜不倦地搅拌着,工人们踩着脚手架给房屋外墙做保温。不远处,监理杜万林戴着安全帽,在工地中穿梭。

  这是距北京城区几十公里外的小山村。

  6月12日,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29户农民住宅的抗震节能综合改造正在进行中。到今年年底,北京农村的20万户人家将和炭厂村一样,改造成冬暖夏凉、抗震阻燃的新型农宅。

  “四角硬”变成“钢筋圈梁”

  炭厂村口,立着一幢上世纪50年代的老房,墙壁上依稀可见“革命促生产”的标语。外墙的泥土已脱落,院内还是纸糊的窗户。

  “这些老房子我们叫做‘四角硬’。”村干部说,四个角用砖头砌的,其他都是用石头和黄土泥砌的。

  老房对面,一户改造中的农房已露出“新颜”:底座有地梁,房屋上有圈梁,每间房子的四个角都有一根很粗的“柱子”。“柱子”里浇筑着混凝土并有钢筋,与城市里楼房一样,是钢筋混凝土的承重结构。

  采用8度抗震设防标准

  “不行不行,脚手架太窄了,只有一个板,万一踏空就摔下来了。”不远处一户正在贴外保温材料的房屋,杜万林边喊边赶忙跑过去。

  这名一直工作在城区里的工程监理,头一次来到农村做监理。他介绍,农宅改造和城区里楼房的施工监理要求是一样的,每种建材的使用、每道施工工序,都必须严格按照要求。

  村民李德珠的房子正在改造,门窗全部换上了塑钢双层中空玻璃的,屋子里也铺上了地砖,房梁上除了横向和竖向的大梁外,还打上了一些斜梁,并用一些钢柱将梁固定起来。

  市住建委的技术人员说,这样的构造更加安全,与城区新建楼房一样,采用的都是8度抗震设防标准。地震来临时,房子不但可以抗击上下的震动,还可以抵御左右的横向拉扯。

  村民自愿报名市区有补贴

  改造自家房屋,对农民来说不是小工程。

  李德珠说,他家的改造已经花了10多万,好在政府补贴了4万元。

  北京的农宅改造采取农民自愿报名的原则,对于改造的农户市里给予资金补贴。抗震节能改造的,每户补贴2万元,单项的节能改造补贴1万元。同时,各区县也有配套的补贴。比如门头沟区,抗震节能改造就是市里补贴2万,区里再补贴2万。

  炭厂村的村干部说,今年该村就有39户村民报名进行改造。

  改造后百平米年省煤2吨

  “过去冬天屋里只有十一二度,夜里炕封火后连10℃都没有,在家都得穿羽绒衣。”李德珠说,改造后今年冬天就不会挨冻了。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称,改造后的农宅,冬季室温可以提高5到6℃,夏季屋里也会相应的凉快。同时,100平米的房子一个冬天大约可节约2吨煤,按照每吨煤1000元计算,农户可节约2000元钱。据统计,每年全市冬季采暖共耗煤900多万吨,仅农村地区就耗煤575万吨。

  去年,北京市发布农宅抗震节能改造的实施方案,计划用两年时间在全市推广建造20万户抗震节能新型农宅。仅去年完成的4.7万户新农宅改造,和6万户单项节能改造,就累计减排二氧化碳60万吨。今年计划完成的15.3万户,将为减排做出更大的贡献。

  ■ 个案

  聚苯板要用打火机检验

  房山区周口店地区的龙宝峪村,大部分农宅都已经完成节能的单项改造。

  屋外天气炎热,村民李佰贤家里很凉爽,“夏天屋里至少比原来凉快了三四摄氏度。”

  房山区新农办常务副主任郭志明说,房山区农宅改造创新了管理方式,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管理公司,由该公司统一对全区农宅进行改造,“首先就是统一主材,改造需要用的主要建材,都有专人盯着厂家,主材拉到改造现场,每车货都要检查。”

  这个检查很细致,比如外保温材料运来后,检查人员都要用打火机来点一下聚苯板或挤塑板,看能不能点着,是否符合阻燃的要求。有两车建材就是因为检查不合格,被当场退货。

  记者在石楼镇石楼村的改造现场选取了一块聚苯板的边角料,试着用火点了一下,聚苯板有所收缩,但始终点不着。

  本组稿件采写 新京报记者 马力 李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