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日期:2月8日

  还乡地点:山东新泰市翟镇于家庄

  鞭炮一通响。老爷(乡音,即爷爷)毕恭毕敬地站立在大门口,双手执一把新燃的香,嘴里不住念叨,“祖先们,请照顾好咱们的家人小辈……列祖列宗,过年了,回家啦。”

  话毕,他把燃香逐一插到门两侧,再将一根一丈长的木棍,横在大门前,“不是姓王的,就不能来了。”

  随后,他走进堂屋,在一幅写满祖先名字的卷轴前,恭敬地将三只香插进装满麦粒的香炉内。

  这是2月9日,农历龙年最后一天。我的家乡,年开始了。

  年二十九

  中午吃的“年夜饭”

  在老家,祖先们被称作“家堂”。

  年二十九的清晨7点,老爷奶奶吃过早饭,贴上春联,开始与祖先有关的春节,并持续三天——请家堂、守家堂、送家堂。

  请家堂——这是一个家族辈分最长的老人,才被允许进行的仪式。

  接近9点,老爷在堂屋内洒水扫地,摆开大八仙桌,左右太师椅。一张卷轴挂起,卷轴内,数代祖先的名字写进预留好的位置。

  八仙桌上,摆满各种供品,公鸡、鱼、肉必不可少。

  家堂被请来之后,老爷还需进行另一道仪式,供奉天地、财神和灶神。村里刚结婚的人家,要供奉观音。

  天地的牌位是自己做的,用萝卜或白菜做一个底座,上面插两根高粱秆,再把纸钱叠成牌位形状,用毛笔写上“天地之位”,插在高粱秆上。天地的牌位摆在屋外的祭桌上。

  所有一切完备后,中午12点,“年夜饭”开始。炖鸡、炖鱼,外加四道有肉的炒菜,吃完菜后,奶奶再煮一锅水饺。

  饭菜做好后,老爷将一盘鸡端在八仙桌上,把鸡汤、白酒,祭洒在地上。

  最后,他还要跑到屋外,燃一挂鞭炮,这才享受“年夜饭”。

  此后三天,每食每餐,老爷都要如此祭奠。

  为何我们的年夜饭是在中午?村里其他老人说,大抵是家堂们上午刚被请回来,一定要吃一顿好的,所以年夜饭定在了中午。

  到了除夕晚上,从老人到小孩,要熬五更。晚上,本村的人们没有任何吃食,等到午夜12点时,全村会烧纸元宝,放鞭炮,跪拜天地,然后吃一顿用芫荽(香菜)包的水饺,取延岁之意,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年初一

  磕头拜年没有压岁钱

  翌日大年初一,这是最庄重的一日。男人一拨,女人一拨,小孩一拨,到村中的老人家,给祖先和老人磕头拜年。

  这一天,老爷吃过早饭,泡上一壶茶,准备好瓜子和糖,等待晚辈来拜年。

  10点多,我来到老爷家拜年。按照规矩,我跪在席子上,先给祖宗牌位磕三个响头,再给老爷和奶奶磕两个响头——这是村中由来已久的规矩,只要姓王的人,都要给祖宗和老人们磕头——从未有压岁钱一说。

  大年初一这一天,我作为村里辈分最低的一辈,要磕遍村中所有王姓的家族牌位和老人。

  年初二

  全村出动送“家堂”

  2月11日,大年初二,被我们认为年的最后一天,也最隆重。

  这一天下午3点,50多名族人聚集到老爷家,“送家堂,送祖先回去”。男人们带着火纸(纸钱),米汤,在麦田里放鞭炮。女人们则不允许出现在祭拜现场。

  鞭炮放完后,老爷点燃火纸,口中念念有词。

  话毕,他将米汤扬在地上,所有人跪下磕头。

  即便村里最年长的人也说不清,这场古老的仪式究竟起源于何时。他们认为,这是“孝道”的表达,“两家人吵架,趁着过年磕头,看在家堂的份上,都要和好。”老爷说。

  然而,老家的传统也不断遭受着冲击。请送家堂等仪式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曾被当作“四旧”破除。如今,村里年轻人生了孩子,已经开始阻止小辈给老人们磕头,“那是封建迷信”。

  新京报记者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