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姆·塞梅尔表示,“手提箱”是一个流浪者的象征。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新京报讯 (记者陈然)上周,以色列卡梅尔剧院的《手提箱包装工》在首都剧场演出三场,这是该剧院继《安魂曲》后与中国观众见面的第二部戏。与《安魂曲》一样,《手提箱包装工》也是以色列剧作家哈诺德·列文的作品。列文在世时曾是该剧院的驻团剧作家,“我们上演他的戏来保留他的‘遗产’”,卡梅尔剧院院长诺姆·塞梅尔说。

  对于《手提箱包装工》(英文是Suitcase Packers)的中文翻译,塞梅尔表示,这个剧名不是某个工种的意思,而是“旅人”的意思。“手提箱对我们犹太人来说有特别的意义,它是一个流浪者的象征。二战时期,犹太人背井离乡,他们要在一个小时内收拾好行李,装进手提箱。所以现在我们能看到很多照片都是犹太人拿着手提箱的”。塞梅尔解释道,在装手提箱时,人要面临选择,到底要装什么东西。“所以戏里的手提箱只是一种比方,说的是你怎样进行一种选择,这同样也是人性的一种象征”。

  卡梅尔剧院成立于1944年,目前拥有八十多位演员,年演出超1700场,是以色列最大的国家剧院。剧院每年演出十多部新剧目,并上演二十多台老剧目。

  来中国上演的两部戏都是列文的戏,但塞梅尔表示卡梅尔剧院的四十来部保留剧目中,只有五部列文的戏。“我们的剧本选择是很多元的,题材比如人性、爱情、家庭、战争,爱与死等等。”

  ■ 对待经典

  卡梅尔剧院偏好选择以色列题材的戏剧,即便是经典戏剧,也会竭力寻找经典中与以色列当代有关的内容。在选择经典的时候,并不是说,好吧,我们来演一出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或者美国剧作家尼尔·赛门的戏吧。不是这么容易的。演员、观众、导演、剧作家、以色列的现状都是我们考虑的范畴。我们会有一些“混搭”,比如加入音乐剧元素,比如将讽刺融入一出喜剧中。 口述:诺姆·塞梅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