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将完成两天访华之旅

  目前摆在中美新政府面前最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朝鲜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对中美双方都很麻烦。——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

  朝核问题为中美合作在某种意义上提供了一种机会。目前中美在朝核问题共识方面可以进一步扩大,但是实际上双方在认知上还有差距。——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王帆

  4月24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开始其为期两天的访华之旅。伯恩斯是近一个多月以内,中国高层接待的第四位美国政府高官。分析人士指出,美国高官“排队”访华是为了在两国新一届政府组建之后,为中美关系探路,而朝核问题是摆在双方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美前高官也忙于访华

  中国“两会”结束后,美国高官“扎堆”访华,从经济到外交,再到军事,中美高层在重要领域均进行了沟通。

  3月19日,美国总统特别代表、新任财长雅各布·卢访华;4月13日至14日,美国新任国务卿克里进行了其履新后的首度访华,中美两国签署并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4月21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展开其履新以来的首次访华。

  据悉,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隆5月将访华;今年7月,中美两国将在美国举行第五轮战略与经济对话。

  除了现任的美国高官访华,近期也有很多前任的美国官员来华,例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前财长保尔森受到了中国领导人的接见。

  “中美彼此摸底”

  4月24日,在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办的“亚太战略变局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学术研讨会上,多名专家对美国高官“排队”访华现象进行了解读。

  参加此次研讨的美国前任常务副国务卿阿米蒂奇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美国高官近期接连访华,双方不仅谈论朝鲜问题,还在很多领域进行了交谈,例如最近的货币贬值和禽流感问题。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王帆认为:多名美方高官接连访华,首先是“探路”。因为双方都是刚刚组建新的领导班子,是不是会有一些和以前完全不同或者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政策,大家要彼此摸底,确定下一步的方向。另外,朝核问题、钓鱼岛问题等区域热点问题,在全球层面的金融改革、能源问题、中东问题等,也都是双方关心的话题。 新京报记者 储信艳

  ■ 焦点

  “中美制造业面临更多竞争”

  美国国务卿克里日前访华期间表示,欢迎中国人到美国投资,并表示投资中只有很少比例的项目会受到来自美国政府的安全审查,涉及企业性质和开办地区。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官方欢迎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目前,中美双方正在谈《中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BIT)。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将加速。与此同时,中国当前对欧洲的投资增长非常快,因为欧洲限制少。

  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本周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BIT谈判将是今年7月举行的中美第五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会中极为重要的内容。2008年,中美双方同意启动BIT谈判,但是一直进展不大。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王帆表示,除了区域热点问题,中美贸易上的问题也同样存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要重新发展制造业,可能会在这方面与中国有更多竞争。

  奥巴马在第二任期伊始就提出重振美国制造业的口号。他曾经明确表示,要“让美国成为新增就业和制造业的磁场”,要确保下一场制造业革命发生在美国。

  对此,周世俭认为,“不容易”,这是“谈易行难”。美国前劳工部长赵小兰曾在博鳌论坛上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美国是技术型劳动力市场,重返旧式的制造业不现实,美国没有办法在这方面与中国竞争。 新京报记者 储信艳

  “探索新型大国关系为积极信号”

  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表示,自己同奥巴马总统不久前通话,双方一致同意将继续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确定了两国关系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美国国务院前亚太助理国务卿薛瑞福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探索构筑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具体含义,总之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认为,“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必须要落在实处,必须要填充内容。

  美国国务卿克里近期访华时提出,美国愿意与中国构筑“强劲、正常又特殊”的关系。

  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认为,中美建立“强劲”和“正常”的关系好理解,“特殊”的含义是指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大国的合作,对国际体系很重要。 新京报记者 储信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