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9日专电(记者王乃水)上海自贸区运行已满一年,在管理创新方面亮点频现,已初步形成一批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28日,国务院再度发布自贸区扩大开放新举措,彰显政府支持自贸区探路改革开放的决心,海内外也对自贸区的未来发展格外期待。

  据上海自贸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区内企业已由设区前的8000多家猛增到2万多家。外资准入管理原有1000多项审批,去年实行负面清单后,减少到190项,今年又减少到139项。“试验田”一年来的成绩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重要的是负面清单、监管创新、企业“黑名单”、特别管理措施等一系列创新理念,伴随自贸区的成长广为传播,显示出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信心与行动。

  上海自贸区建立一年来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获得了国际上的肯定。日本《读卖新闻》称,通过简化贸易手续及放宽金融交易限制等,上海自贸区取得了积极的成绩。自贸区内允许制造和销售家用游戏机,还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德国工商协会部门主管斯勒克认为,上海自贸区的优势是各国企业公平竞争、市场准入简便、资本交易便利,从自贸区运行一年来的发展看,多项优势已经凸显。

  一些入驻企业对自贸区的发展也颇有切身体会。摩派汽车零配件贸易有限公司是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供应链总监李颖说,去年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很多政策都对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如自贸区的“一线放开”政策使企业从港口到自贸区仓库、从保税区到其他国家的出入境时间大幅压缩,订单申报手续也大为简化,而无纸化办公则明显加快了审批速度。

  美国药典中华区总经理胡江斌说,自贸区制度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公司样品通关的时间几乎节省了一半,进口成本降低了25%。

  由于承载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试验田”使命,各界对上海自贸区有着更高期待。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认为,目前自贸区最大的问题是对外开放的步伐还不够快,如在市场准入方面,电信、金融等服务业还没有放开。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莫尼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经济学家彭振威表示,自贸区将改革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商品的流入流出上,而在资金流方面,尽管已设立了许多规章制度,却尚未看到许多实质性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风险防范意识必不可少。那些期待自贸区诸多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一夜之间与国际接轨的想法,也并不现实。

  事实上,中国政府对市场人士的更高期待已有所回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考察自贸区时明确表示,要“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创新”。他表示,自贸区范围有限,改革潜力无限,要继续当好改革领跑者、树立开放新标杆,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富于创造的智慧,为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路,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上海自贸区一周年:亮点频现 承载海内外更高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