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台上的抗震英雄,成了法庭上的诈骗嫌疑犯。惊人的翻转情节,让昔日的汶川抗震小英雄雷楚年陷入了舆论漩涡。

  “危难之中人之善良一闪,难敌悠悠岁月恶之腐蚀。”网友@董洁林的这句感叹,用在22岁青年雷楚年身上似乎还算贴切。

  “汶川抗震小英雄涉诈骗46万,或判刑10年以上。”成都商报的消息被多家媒体转载,其中披露的细节也引发人深思。

  汶川地震中,雷楚年奋力救出7名同学,成了抗震小英雄;在庭审中,雷楚年涉嫌诈骗罪、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伪造公司印章罪。他以帮人找空姐工作、读重点中学、购买驾照等诈骗21人共46.3万元。

  当抗震英雄变成嫌疑犯, 11月3日,雷楚年涉嫌诈骗案开庭当日,他曾经就读学校磁峰中学老师称,学校公告栏上写有“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雷楚年照片,最快今明两天,就会换下。

  抗震英雄的“诞生”

  自从当上抗震英雄,雷楚年似乎就与媒体结下了不解之缘。

  华西都市报详尽的报道,还原了这位英雄少年的过往。

  上中学时,雷楚年其实是一个有些调皮的孩子,经常“惹是生非”,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但有一个优点,就是喜欢说,表现欲望很强烈。

  2008年5月12日的大地震,勇救7名同学的壮举也改变了这个调皮男孩的平凡人生。

  地震后就有媒体找到雷楚年,对他勇救同学的事迹进行了大篇幅报道。此后做报道的媒体越来越多。专访、专题片、纪录片接连不断。央视新闻频道5·12大地震特别节目《铭记》,就给雷楚年做了一期14分钟左右的《少年雷楚年》的专题。

  除了媒体报道,作为抗震英雄少年,雷楚年开始参加众多社会活动:2008年被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六一”晚会,同年6月中旬,雷楚年入选全国英模报告团,是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2008年7月31日,他作为新增的抗震救灾英模火炬手,参加北京奥运会圣火在成都的传递。

  ……

  但当上了抗震英雄后的雷楚年更有着让人艳羡的“特权”。成都商报报道,学习成绩不好,重点中学照样抢着要,而且还给补贴、开小灶;经常逃课打牌;正常花销每个月起码上万;他还喜欢旅游,每次旅游,都要住四星、五星级别的高档酒店,租豪华车开。

  英雄陨落的背后

  梯子只能一格一格地爬,雷楚年却因为汶川地震而一下子收获了许多,多到他不能正确面对给予他的这一切。新华每日电讯分析,对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英雄的光环太重了。

  他人的“捧杀”也是不容忽视的。那些看似是受害者的“被诈骗人”,实际上也是让雷楚年堕落的“帮凶”。光明网的评论发人深思,社会中存在甚至流行把占有一些社会资源的人与一些特权联系在一起,进而认为特权就是法外之权的思维定式,是英雄毁灭的滑铁卢。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长江日报分析,说到底,这是一种漠视社会规则意识所酝酿出的必然事件。在社会生活中,有不少人认为,规规矩矩走正常途径办事需要的时间精力成本高,走旁门左道能事半功倍,甚至有些人会更信赖所谓的“特殊关系”。如此一来,有些被贴上“道德楷模”的公众人物顺势去践踏规则就不足为奇了。

  问题出在他身上,根子却在监护人和学校、老师那里。人民日报补充,当然,板子更要打在一种甘做市场奴隶的名利场风气上。

  该怎样对待小英雄

  新京报刊发的评论认为,说雷楚年是被“捧杀”的未免言过其实,但此事也足以提醒我们,或者警醒每个少年成名者,应该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光环,如何继续被荣誉改变了的人生。

  我们社会常见的景象是,一个人一旦成了典型,就成了特权人物。他的缺点不能再被批评,他的错误不能再被指正,他身边的一切都要为他的形象让路。渐渐的,在典型的心中,法律和道德都失去了约束力。沸腾评论提议,接受不完美的英雄,把英雄都当普通人来对待。

  我们所尊敬和学习的英雄,实则是英勇的行为和事迹,而不是单纯将英雄的概念固化在某一个人身上。中国青年报说,事实上,一个英雄陨落的反面教材,可以产生更具体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网友@傩送的提议如出一辙, 撤照片没必要吧。英雄事迹的后面再加上一段这孩子为什么犯罪,就可以起到双重教育效果。救人是救人,诈骗是诈骗,谁也掩盖不了谁。

  新京报新媒体编辑 赵晶磊

  (本文首发新京报新媒体,您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新京报”,或添加微信号:bjnews_xjb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