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龙佩戴宝齐莱
马利龙RetroGrade腕表
约72000元

  封面人物

  在中国时尚权力榜现场见到张晓龙的时候,就被他身上的谦谦君子气质深深吸引,低调、内敛、儒雅。当记者用这些词语形容他时,他并没有很意外:“我倒是希望达到这样的效果,因为人(的气质)都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我自己性格比较温和,就不会再尝试爆炸风格。”

  他因饰演《后宫·甄嬛传》里的温太医而为大家熟知,但他更为吸引人的身份则是“张教授”——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另外,他还是导演、礼仪指导。虽身兼数职,这些身份却都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作为一名研究中国传统礼仪、民族舞蹈的教授,他非常喜欢今年中国时尚权力榜“发现·中国·美”的主题。“‘大美’是无言的,无需多言你就能感觉到那是美的,这其中就包括舞蹈之美。”正如《诗经》中所说“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热爱,让张晓龙在自己平时的穿衣风格中也兼具传统和时尚。“我喜欢传统文化,希望能够修炼自己的内功,但是也不能给人老古板的感觉,所以也要穿得时尚。”另外,他在穿衣时也很注重细节和搭配,比如腕表,在他看来,就不仅是“功能性很强的计时工具,又是一个很好看的装饰品。”真正的美,是不会随时间而消失的。

秉持传统 开拓创新

  张晓龙研究民间舞蹈、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有内涵,却并不古板,他有自己的一套时尚法则。“我是一个传统和时尚融合在一起的人。在风格上面,要契合自己内在的气质,我肯定不会选择浑身铆钉、朋克等风格,任何时尚都要适合自己。”

  不随波逐流 中国之美

  相比西方,在中国“时尚”这个词虽然来得比较晚,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尚。“时尚并不是定义东方、西方,而在于是否能很好地把美传递给别人。古代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审美,比如唐朝的簪花,不管男女都把花簪在头上,他们认为那是一种美。”另外,时尚也是在不断变化中,甚至每隔多少年都会有个轮回。张晓龙在今年看秀时就有这种感觉:“今年有些秀就是复古80年代的感觉,比如喇叭筒、瘦腿裤等。”

  今年,张晓龙不仅受邀参加了米兰国际时装周,他对中国国际时装周和中国原创设计师也一直很关注。“任何本土设计师都是在利用自己的审美去引导别人,包括今天来(中国时尚权力榜)现场的王培沂,包括王玉涛。”Beauty Berry·王玉涛2015春夏男装用到了中国的紫砂壶印花,张晓龙印象很深刻,因为“衣服是平面的,印花是平面的,但浮雕却给人立体的感觉。”

  对于推广中国独特之美,他不仅关注、喜欢,更是身体力行在做这样的事情,前几年他执导了弘扬中国古典文化的巨制《新雅乐》,曾经在孔庙、太庙以及以色列的贝特锡安古罗马遗址上演,这些都是在将中国之美推向世界。“明年,我会把更多时间放在导演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上,用自己的形式到世界各国去分享国学之美,将其推向世界。”

  腕表是文化、身份的体现

  不管是钟表还是时尚,最初都是从西方传入中国,但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出现在西方服装和表盘设计中。“我认为这样很好,我看到一些带有中国元素的腕表,这种设计在无形中也传播了中国文化和我们国人欣赏的审美元素。”

  对于男人而言,腕表可以说是唯一的饰品,张晓龙在挑选腕表时,更偏爱表里一致的,比如自己腕上戴的宝齐莱这款腕表,他就很喜欢,平时也经常佩戴:“外形和功能都是我喜欢的,这样的表不一定那么好找,但是总会遇到。”

  张晓龙拥有的第一块表是小时候父亲送给他的,上面带数字的电子表,他收到这个礼物时喜出望外,并且在上体育课时还会特意摘下来保护好以免碰到。之所以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父亲很严厉、大男子主义,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会拥抱也不会表扬你,但那一块表可能就是父亲对孩子爱的一种表现方式,这个礼物让我感动了很久。”

  如今计时工具越来越多,手机不离身,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不戴表,但是张晓龙认为:“腕表对于男人来说不仅是饰品,也是一个文化、身份的体现,更是一种情结。”

  >>> 对话张晓龙

  你个人更喜欢机械表还是石英表?

  这两种表我都用,因为男人爱表,表是男人的装饰品。机械表有它的厚重历史文化,可以更好地衬托出男人的品位,还能作为艺术品永久传承下去。石英表有它的简洁方便之处,走时更准确,而且非常轻便,保养也比较容易。

  你在腕表搭配服装方面有什么喜好吗?

  腕表对于男人来说是一个功能性很强的计时工具,又是一个很好看的装饰品。所以在搭配服装的时候,有时候它是一个重点,有时候它又要和身上的一些装饰品呼应, 这样才能够相得益彰。

  马上到元旦了,打算怎么过?有想要入手的时尚单品吗?

  我一切节日都是和家里人一起过。我比较喜欢收集一些小饰品,比如口袋巾,什么细节搭配什么风格的西装,同时又不随波逐流。没有特定的目的,为了工作或者搭配需要才会买。过节更多时候是给家人买东西,他们喜欢我给他们买礼物,让他们快乐的同时,让他们审美上也有提高。

  采写/新京报记者 吴瑞丽

  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