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中国照相馆海淀分店,张岷一家拍全家福迎接新年。


“文革”期间张岷(右一)全家福。


1978年9月底,张岷考上大学前的全家福。(右后是张岷,左后是张岷妹妹,前排是其父母。)


2012年春节,张岷(后排右一)一家与妹妹一家合影。

  到照相馆拍张全家福是我们家近60年的传统。1956年,中国照相馆迁至北京,我们家拍了第一张全家福。过年到城里拍张全家福,是童年最朴素的心愿。现在,这已是我们家生活的一部分。

  ——北京市民张岷

  “嘿,爸爸骑马蹲裆再低点,奶奶别耸肩,好嘞好嘞……”一通招呼后,摄影师张英蹦着后退,紧接着一声快门响,一张全家福完成。从2月16日(农历二十八)起,中国照相馆里每天接待的要拍全家福的家庭至少百余家。

  老店讲究老传统

  与时下流行的时尚影楼不同,小木马、布老虎、不倒翁,这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行一时的小玩偶,至今仍能在中国照相馆内看到。从前台接待到工作室灯光、摄影老师、甚至助理,几乎一水儿的老北京口音,偶尔有几个年轻员工,也都规规矩矩地留着黑直发,管岁数略长的老员工叫“师傅”。

  张英就是这里的师傅之一,她的师傅是全国劳模解黔云,解黔云是姚经才的徒弟,而姚经才作为昔日中国照相馆的经理,曾经为周恩来总理拍下照片。那张照片还被邓颖超定为总理遗像照,成了中国摄影史上的经典。跟在这长长一串人名之后,张英说从1988年学徒到现在,时刻不敢忘了这份厚重。哪怕外面再怎么变,照相馆里的员工还在按着老传统、老节奏在学习拍照,比如单就是拍全家福就有几个基本套路,想逗乐百日照的婴儿,就凑近发出“嘁嘁嘁”的声音再欢快着后退,想逗乐两岁左右的孩子就拿出球。

  童年排队照相成回忆

  2月16日上午,农历腊月二十八,钱生,张英的徒弟,刚刚结婚的大小伙,还没孩子,在掌握了这个套路后,也能有模有样地逗乐刚过百日的女婴漫漫。当天,漫漫和父母,再加上双方四位老人,一起来拍全家福。

  漫漫的奶奶张岷,是位老北京,有着浓重的中国照相馆情节。1962年,张岷一岁多的时候,家人就曾经在这里给她洗过一张照片,当时为响应国务院“支持首都服务业”的号召,1956年中国照相馆由上海迁至北京,落户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因此这张黑白老照片上的右下角,还留有“上海迁京 中国 洗印”的字眼。张岷两岁时,家人又在这里为她放大过一张照片。

  “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在王府井等着照相排队的情景,经常跟父母要吃要喝,冰激凌、酸奶,毕竟只有进城才能买到。”张岷回忆道,童年时家里住在西三旗,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进城一趟难度可想而知,但到中国照相馆拍张全家福是他们家的传统,顺便再进城搓顿好的,又是最朴素的心愿。

  哪怕是在“文革”时期,父母也带着张岷及妹妹来拍过全家福,照片里的她扎起两个小辫儿,穿着对襟圆领的传统外套。

  而这些全家福中,张岷最难忘的一张是1978年9月底,她考上大学要到外地去读书。临走前,一家四口到中国照相馆又照了一张。不曾想,“父亲1983年去世,这张之后再也没全家一起照相”。这之后,重新照一张全家福成为张岷的夙愿。

  2月15日,漫漫百天,一家人提前预约好摄影师时间。16日上午,两家老人、漫漫一家三口,三个家庭分别出发到照相馆集合。10点一开门,张岷排在第一个,在前台跟摄影师张英沟通起来。

  照相带起全家兴奋点

  照相当天,张英先安排漫漫一家三口合影,看着小孙女被逗得呵呵笑,张岷在一旁也忍不住乐,直说“来中国照相馆照张相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一来就内心充满了爱。”当天,她提前画了个淡妆,穿了一身鲜艳的宝蓝色毛衣。不仅仅是她,漫漫的外公裹着大衣来到照相馆,临近摄影棚前也专门换上了军装。漫漫外婆理解老伴,当了一辈子兵,穿上军装抱着小外孙女,让她知道外公的身份。

  看着漫漫一家七口灿烂的笑容,张英默默按照套路把几个组合拍摄完。送走他们之后,她才说,现在非常理解这一家子的心情。过去十余年,因为工作的关系,逢年过节都不能与家人团圆,照全家福或多或少成了职业自觉,直到近年来,家里的老人身体差了,也提出来想拍张全家福。于是,赶在过年前,本月初张英全家七口人也照了张相。从照之前几天,老人就开始张罗,大家伙也兴奋地商量集合时间,到了现场在摄影师的引导下,有说有笑地占位置、摆造型,照完后几天又憧憬着等待洗印效果。

  “前后有一周时间,老人精神也好了,全家都有个兴奋点。”张英说,手机拍照再方便,也不能像传统照相馆一样,成为家庭集体活动的一种,快门咔嚓一声,全家的笑脸都被定格下来。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媛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江 老照片由张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