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才是正经事,4·23世界读书日昨天迎来第二十个年头。今年的读书日氛围尤其浓厚,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仪式启动伊始,在飘满书香的京城,就在全天的不同时段迎来了一场阅读的饕餮盛宴。

  在世界读书日当天,国家图书馆颁出第十届文津图书奖。《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等十种图书获得优秀图书奖,此外,借鉴“慕课”模式的“国图公开课”也在昨日正式开启。

  “文津”十年 设立致敬礼

  文津图书奖今年将优秀图书奖的荣誉给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耶路撒冷三千年》、《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的教育》等十种图书,包括《数据之巅: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一书在内的六十种图书获得推荐图书奖。据国家图书馆数据显示,文津图书奖举办的这十年来,获奖图书共99种,推荐图书421种,参评图书累计7500余种。第十届文津图书馆各方推荐书目则达到了1400余种,创历史之最。

  已是第十个年头的文津图书奖今年特别设置了一个“致敬礼”环节,通过制作的视频,所有嘉宾一起追忆了这些年已故的文津图书奖作者,包括徐中约、季羡林、汤一介、吴冠中、安东尼·刘易斯、范用、许燕吉、庞朴、迈克尔·苏立文以及文津图书奖的创立者任继愈。

  国图“慕课” 面向更多公众

  据介绍,作为国家藏书重镇的国家图书馆馆藏图书已达3300多万册,每天有一万左右在馆读者,为了将国家图书馆资源优势惠及更多公众,“国图公开课”应运启动。

  “面对互联网革命,面对社会大众社会习惯、学习模式的转变,新的获取知识、学习知识的方法也在发生革命性的巨变。”国图馆长韩永进当天表示,图书馆作为社会公众获取知识的重要课堂,希望让读者在这里感受到更多知识的力量和思想的光芒。据了解,“国图公开课”借鉴了“慕课”的大规模、开放、在线理念,以国图的资源馆藏为依托,以专题形式设置课程,将推送多种形态的学习资源,内容以优秀中国文化为主。新京报记者 李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