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航协拟允许机票代理向旅客收取订票服务费,分析称是否合理有待商榷

  新京报讯 (记者赵嘉妮)5月末到6月10日,南航、厦航、国航、东航先后宣布正式取消机票代理费。记者上周末获悉,原来依靠航空公司返佣的机票代理们(简称“票代”)坐不住了,纷纷计划类似火车票的形式向消费者收取服务费。

  航企取消代理费 票代收费转向消费者

  2014年7月,国航率先把机票代理费从3%降到2%,随后,南航、海航、东航在当月跟进。今年2月,国航又率先代理费进入“1%时代”。而到了6月1日,南航率先将代理费直接降到零,随后,厦航、国航和东航也纷纷宣布取消代理费。

  据记者了解,航空公司取消代理费的主要目的之一,即想要提高航空公司自己的直销比例,以获取更多的直接用户和利润。

  面对已经到来的零佣金时代,中国机票代理行业做出的转型动作是“向消费者收取服务费”。

  新京报记者上周末了解到,四川航协6月11日通过决议,允许机票代理人向旅客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机票服务企业自6月起可根据服务内容,服务项目,质量承诺与被服务方协商确定每张机票收取30至60元,或按票面收取3%-10%的服务费。”此外,青海、海南、北京等地区的票代协会等组织也发出了类似的决定。

  分析称不会冲击代理人生存

  民航专家、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专家委员綦琦昨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票代向消费者收取服务费这一行为是否合理有待商榷。“火车票的代理服务费,国家是有相关规定的,但机票目前并没有。”

  据了解,尽管航空公司机票销售代理费降为零,但并不代表票代无法从航空公司处获取收入。机票分销由前返(机票销售代理费)和后返(销售奖励)组成,曾经是“3+X”模式。如果前返降为零,还有后返收入,而且后返经常比前返还要多。

  面对前返归零,票代如果不向消费者伸手,该如何自救?綦琦认为,往综合服务商发展才是更好的选择。

  綦琦介绍,在国内机票分销领域,中小代理人已经习惯了利用竞价平台采购,其收入来自大代理给的前返和部分后返,大代理收入来自后返余额、机票打包销售增值和现金流理财,国内机票竞价平台收入来自于其协议“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现金流导入返佣,大型B2C平台收入来自于上线代理人的流量导入费。由此可见,前返为零基本不会冲击到现行代理人生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