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科状元蔡雨玹。实习生 彭子洋 摄

  文科状元 蔡雨玹 699分

  18岁,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9)班学生。

  【分数】

  语文 142分

  数学 150分

  英语 135分

  文综 272分

  人这一辈子有很多想干的事,但只能干一个,这还挺难选择的。但无论干什么?都得坚持,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干好。

  2015年北京高考分数揭榜,文理科状元再次分落海淀西城,与去年一样,都是女生。

  理科状元刘智昕爱弹钢琴爱写词,与“文艺”相比更喜欢“开朗”这个形容词;文科状元蔡雨玹则是安静内敛,自称像《甄嬛传》里的安陵容,不擅表达。

  这两位高考赢家却一致拒绝了“学霸”这个称呼,刘智昕说自己是“普通班的小菜鸟”,蔡雨玹就直接自称“学酥”。

  但偶然之下,总有些必然,就像蔡雨玹说的一样,刻苦,是生活的节奏。

  “《甄嬛传》里的安陵容跟我很像,内心有真情,但不太会表达。”今年高考以699分拿下北京市文科状元的北师大二附中学生蔡雨玹告诉记者,她是一个安静和内向的女孩。对于成为高考状元,自己也有些意外。

  “如果数学再难点我就不是状元”

  蔡雨玹是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学生,今年,她以总分699分的成绩成为北京市文科状元。

  “我平时考试成绩在年级10名左右,考得最好的是一模,年级第二。”在记者面前,蔡雨玹显得非常谦虚,尽管今年数学她得了满分,但她还是表示,数学是她最弱的一科。“这次数学考的很对我胃口,如果再难一点,估计我就不是状元了。”

  “我可不是学霸,我是学酥。”面对记者问她是否认为自己是学霸,她表示,“学酥就是看起来是一整块,但是一碰就渣了。”

  高三一年,蔡雨玹坦陈,“刻苦”是她和同学们共同的节奏。六点起床,十一点半睡觉,“累了我就把音乐放大声一点,放松一小会儿。”蔡雨玹告诉记者,文科复习首先得把知识点记熟,“历史和政治,我背了6遍。”

  然而,如果认为蔡雨玹是一个只知道死记硬背的人,那就错了。她小学六年级就过了钢琴九级,在文学、艺术、体育各方面都有广泛的爱好。她告诉记者,她喜欢听歌剧,最喜欢的是意大利的朱塞佩·威尔第,而在文学方面,除了中国古典文学,他还喜欢外国文学,最近迷恋的是土耳其作家帕慕克。

  “爸妈教我做人不能太功利”

  蔡雨玹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在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中,大多数考生选择的是“深入灵魂的热爱”,而蔡雨玹选择的是“假如与自己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蔡雨玹告诉记者,她写的是周代的政治家召伯。

  “我是从《诗经·召南》中了解到召伯的故事的。他巡行乡里的时候,在棠梨树下断案理政,手下的官员都安置得很好,却没有干扰老百姓的生活。”蔡雨玹说,召伯是她心中的英雄,因为每个时代都需要好的政治家。“我觉得现在的公务员应该向召伯学习。”

  蔡雨玹告诉记者,她的爸爸是医生,妈妈是老师。“他们的职业很普通,但非常神圣,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不能功利地去做事情,同时做一件事情,贵在坚持。”

  对于爱好广泛的蔡雨玹,未来学什么专业,选择哪个学校,她目前还在考虑当中。“我参加了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都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加分。”蔡雨玹表示,她目前还在香港和内地的高校中考虑,“如果北大找我,我会认真考虑。”

  她每天都和同学分享复习经验

  在语文老师郑树红的眼里,蔡雨玹是一个“读书多但又纯洁善良”的学生。“刚接触她,你会觉得她很安静,很内敛,但接触久了你会发现她其实是一个特别善良和真诚的学生。”

  郑树红告诉记者,担任语文课代表的蔡雨玹十分乐于和同学们分享学习经验。高三下学期,9班自发组织了每周五的语文早自习课。每周,蔡雨玹都会做PPT,和同学们讨论语文复习。

  “她讲得最多的是古文和写作。有一次我来得早,正好赶上他们班早自习,看到她在讲先秦诸子的散文,以及写作的时候如何利用这些文章里的观点和内容。”郑树红告诉记者,高三一年大家的心理上都很疲惫,能坚持完成自己的复习就不简单,而蔡雨玹却坚持把语文早自习的分享做到了离校前的最后一周。

  在郑老师眼里,蔡雨玹读书多、语文素养好,但同时又是一个纯洁善良的人。“从她帮助同学这一点,就能看出,她内心是很善良的。我平时和她聊天,发现她从书中吸收的都是乐观和纯洁的东西。”

  新京报记者 吴为

北京理科状元刘智昕。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理科状元 刘智昕 721分

  17岁,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五班学生。

  【分数】

  语文 136分

  数学 145分

  英语 147分

  理综 293分

  从没有想过能当状元,其实我就是个普通班的小菜鸟,学习也不是我生活的全部,只是跟着老师的脚步查漏补缺。我觉得人人都能做状元。

  17岁,摩羯座,爱笑,说话语速快。昨日中午,在父母老师陪伴下,穿着校服出现的刘智昕,落落大方、有问必答。她说查分系统开放后,父母和她分头查到了成绩,与之前听说的理科最高721分印证后,得知成了今年高考的理科状元,“浑身颤抖,特别惊喜”。

  冷静下来后,这个长发女孩子想到的庆祝方式是,晚上跟爸爸妈妈一起吃个饭。

  幼年学琴不考级

  “弹钢琴!”被问到平时的爱好,刘智昕脱口而出,她偏爱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曲子,会弹奏《梦中的婚礼》,准备高考结束后的暑假把《星空》练熟。

  这是母亲王喜玲在她3岁时,就开始培养的爱好,同时起步的还有英语和舞蹈。“从不要求她考级”,王喜玲说,因为当年听老师说,考级要一个曲子反复练半年,她觉得对孩子没什么益处,“我也不想她当钢琴家”,只是纯粹地休闲娱乐,但孩子上初中时,钢琴伴奏也能登台演出,“不用也可以放在那儿嘛”。

  这样“宽松”的氛围也延续到了学习上,王喜玲说,并不要求孩子出类拔萃,也没有想过让她考状元,“我们给孩子自主权”,比如学一个小时可以休息半个小时,之后看电视、打游戏都可以,“孩子嘛,她心里有数就行”。

  于是在高考前一天,刘智昕还看了跑男放松,“该会的都会了,不会的也就不会了”,王喜玲说,当时她就让女儿放松心态,“该玩玩,该看看”。

  虽学理科爱写词

  刘智昕的父母都在电力系统工作,加上她,全家都算是理工科。

  但除了弹钢琴,刘智昕还有写词的爱好,“高二时跟语文老师互相对词”,她说这样可以拓展思维,对于思辨能力和写作的文采都有很大提升。

  刘智昕偏爱苏轼、柳永、辛弃疾的词,“因为很有风骨”。高三时她还曾以“苏幕遮”为词牌,写作了一首《致知己》,词中写道,“年如梭,岁荏苒。知己难寻,只恨相逢晚。恣意之时难复返,对酒当歌,明月依窗幔。故人离,情泛滥。独对轩窗,醇酒空觉淡。待到枝头花烂漫。具备佳酌,静候君归岸。”

  现代文学方面,她喜欢张爱玲的作品,脱口而出的是《半生缘》。所以在考场上,微作文“三选一”的题目中,她选择了推荐名著的那道题,自信“如果能挑出精彩片段,就能拿不错的分数”。

  虽然是理科里的“文人”,但刘智昕不喜欢用“文艺”形容自己,“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开朗这个词。”

  学习不是生活全部

  虽然当了状元,但刘智昕并不认为自己是“学霸”。高中三年她不仅是班长,还“精力旺盛”地参加了英语演讲、志愿活动、学校嘉年华等多项活动。

  班主任陈育红说,这是位细心到令她感动的班长,“三年,每天都把作业发到班级的微信群里,提醒大家写”,高三时的笔记也会无偿与同学分享,并交流学习经验。

  “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的学生,她都能打成一片”,陈育红说,这样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让她很赞赏。

  这似乎是天生的。刘智昕5年级随父亲工作调动进京时,也没表现出多明显的拘谨,“比本地小孩儿跟本地小孩儿玩得还好”。

  就算成为状元,满脸笑容的刘智昕依然说,“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提醒学弟学妹珍惜与同学老师之间的相处,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

  平时排名在年级50名左右的她,最大的经验是跟着老师的脚步走,“查漏补缺,练手感”。

  目前,刘智昕尚未确定高考后的目标,“北大或者清华,什么专业,都要跟爸妈商量下”,但基本会留在北京。

  新京报记者 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