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两位前来参观的专家在马铃薯田间查看这里的马铃薯长势。


昨日,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当地展示的马铃薯原原种。

  两地在品种研发、科技攻关等方面展开合作;以马铃薯产业发展为切入点,鼓励合办高新企业

  昨日,2015世界马铃薯大会与会专家参观、考察了张家口马铃薯种植基地。记者获悉,落实延庆、张家口在此次大会签署的《马铃薯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成为大会落幕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这意味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京冀两地马铃薯“结缘”,共同推进马铃薯产业合作。同时,延庆将发挥国际马铃薯中心的影响力,提升种薯质量,打造马铃薯“种源之都”。

  1 两地主要合作什么?

  两地依托各自优势,主要在品种研发、科技攻关等五个方面展开协作

  延庆与张家口签订的《马铃薯产业战略合作协议》,确定了两地在品种研发、科技攻关等5个方面的合作内容。但合作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依托各自优势,在马铃薯品种选育推广、高产高效示范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建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协同发展的共赢典范。

  延庆主要发挥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的影响力,重点在种薯研发、产品交易、举办会展、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高端谋划,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选育、推广,健全马铃薯薯种多元化体系,提升种薯质量,建成马铃薯“种源之都”。

  张家口作为全国马铃薯优质产区,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产量高(常年马铃薯种植面积160万亩、总产240万吨,均占河北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60%以上)。在合作中,将重点放在马铃薯种薯繁育、生产、贮藏、加工等方面,打造国家马铃薯主食产品和产业开发试验示范区。

  目前,在张家口市康保县,北京延庆县企业、北京希森三和马铃薯有限公司,已建起了1.2万亩种薯繁育基地,今年,后者将再发展5000亩种薯繁育基地。由于引进了高产脱毒种薯,基地从过去亩产2000斤增长至4000-5000斤,农民收入了实现了翻番。

  2 合作接下来要干什么?

  以马铃薯产业合作为切入点,促进京冀两地全方位、深层次的协同发展

  7月30日,延庆县副县长刘明利介绍,未来延庆与张家口两地将共同制定统一的区域产业标准,塑造统一的区域品牌,培育更多的企业产品、知名品牌,共同探索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选育、推广。

  “除了支持张家口马铃薯企业、科研机构入驻延庆北京国家马铃薯高科技产业园区,我们还鼓励北京国家马铃薯高科技产业园区企业、科技人员到张家口市创办或合办高新企业。”刘明利表示。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延庆与张家口两地未来还将共同申报、承担国家马铃薯产业发展重大科研项目,共同申办、联合承办国际马铃薯产业交流活动。

  延庆县委书记李志军表示,延庆在科技研发、品种繁育、会展交流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而张家口在马铃薯种植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产品深加工等方面优势明显。两地携手合作,将有助于提升两地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影响力。

  张家口市委书记侯亮也认为,以马铃薯产业发展作为切入点,推进农业现代化,将带动两地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协同发展。

  3 如何打造“种源之都”?

  集种薯研发和繁育、种质鉴定及产业化加工为一体,培育新品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延庆县相关部门介绍,延庆县打造马铃薯“种源之都”的产业基础已初步搭建。马铃薯产业高科技园区集种薯研发、种薯繁育、种质鉴定以及产业化加工为一体,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则将引进国家需要的马铃薯品种,而入驻的北京希森三和马铃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马铃薯种薯企业之一。

  延庆县目前已成功培育十几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系,全县年产马铃薯脱毒苗5000万株,马铃薯微型薯产能达到1.5亿粒,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0%。在全国9个省市自治区累计示范和推广种植300多万亩,辐射带动农民增收30多亿元。

  下一步,延庆将联合张家口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选育和推广,提升种薯质量,并将协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带动。延庆还将支持张家口马铃薯企业、科研机构入驻延庆的国家马铃薯高科技产业园区,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及服务。

  而已经落户延庆的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在促进延庆打造马铃薯“种源之都”上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亚太中心建成以后,将在中国和亚太地区努力选育适应地域环境特点的新品种,提高地区薯类总体生产能力和产出水平,并将成为一个设施设备先进、人才聚集的创新平台。

  ■ 展望

  两地共建领导小组 发展马铃薯产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部协奏曲,产业协同发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声部。”延庆县委书记李志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京冀两地携手发展马铃薯产业,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立足于各自的资源和产业基础,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共同打造辐射力、扩散力与竞争力更强的产业板块。

  对京冀如何携手做大、做强、做优发展马铃薯产业,李志军介绍,未来两地将从体制机制、设施建设、交流合作等多方面寻求马铃薯产业的合作。

  “在政府层面成立产业共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区域马铃薯产业发展政策。在市场层面则组建产业联合会,推动企业在行业标准、技术交流、种植推广、产品销售等各个领域实现互助合作。”李志军介绍。

  未来,以马铃薯产业合作为契机,两地将继续推进互联互通。李志军说,两地以交通一体化为重点,加快推进京张高铁和兴延高速建设;构建基础设施一体化体系,同步推进交通、能源、水资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有效衔接、互联互通。

  “同时,我们还将立足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执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准入制度和产业发展标准,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高标准建设具有园艺和马铃薯文化内涵的景观工程。”李志军表示。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吴为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